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理论 > 心得体会 > 正文 站内导航

石述柱:豁出一辈子 做好一件事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冯璐
专业号:日月峡评论 2018/1/13 12:26:53

民勤绿洲像一片绿叶,分隔着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块土地上,传颂着一位年过古稀的治沙英雄石述柱的故事。

石述柱入党时曾立下誓言:“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古稀,石述柱一直在兑现着心中的承诺。他带领群众在沙海中营造出一片绿洲,在风沙线上筑起一条9公里长的林带,使昔日的逃荒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石述柱在防沙治沙中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地处甘肃省民勤县的风沙口上。

1955年,年仅19岁的石述柱当上了村团支部书记。面对风沙肆虐、庄稼被压、乡亲们逃荒的凄凉景象,他主动请缨,组建起一支青年治沙队伍,挺进村东头已被风沙埋压了的大沙河。插风墙、种红柳,植沙棘、栽白杨,可大风一起,新栽上的树木不是被风卷走,就是被沙埋压。村东头受挫,石述柱又转战到村南边的张家大滩,一干就是6年,换来20亩成活的白杨树。这让石述柱看到了治沙的希望。

1963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石述柱,选择继续治沙。寒冬腊月,他带着村干部,在流沙最严重的杨红庄滩仔细察看风沙的流向,研究在哪里能种草栽树。经过观察研究,他作出了一个改变宋和村命运的决定:在杨红庄滩建一个林场,压沙栽树,根治沙害。从此,每年春天,宋和村便雷打不动地治沙植树。(下转3版)

(上接1版)

担任村干部40多年,石述柱的拼命精神和愈挫愈勇的劲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村民,也让石述柱成了宋和村人的主心骨。

经过多次失败,石述柱意识到,要在沙漠里种树,不能全靠土办法。要让群众有信心,就得让他们见到成效。石述柱找到有关部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放弃了以往单线式黏土沙障压沙的土法子,采用新式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使网格中的草木成活率达到80%以上。这个只上了3年小学的庄稼汉,不仅学会了压沙面积的计量、区域的选择,还学会了不同区域对不同风墙、沙障形式的适用。

治沙蛮干不行,必须依靠科学。

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试验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石述柱得知后,三天两头往试验站跑,请教技术人员,邀请他们进村调研,还从试验站引进毛条、花棒、云杉等新品种,一下给林场注入了生机。

林场初具规模,石述柱的治沙探索仍在继续。他对传统固身削顶的治沙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将黏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使固定的沙丘反过来成为保护田地的屏障。这种新模式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称之为“宋和样板”,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

2005年春,民勤县开展“拯救民勤生态援助行动”,石述柱捐资1400元,购买梭梭树苗2.8万棵,与3个乡镇的群众一起,将树苗栽在民勤城西20公里外的大风沙口勤锋滩上。

几十年来,宋和村人一筐一筐地背,一锨一锨地挖,一桶一桶地挑,一棵一棵地栽,硬是从肆虐的风沙中夺回了一块又一块土地,现已在杨红庄滩上栽植白杨、沙枣1600亩,梭梭、花棒5500亩,经济林1500亩,使2400亩弃耕地得以复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万亩林场。

退休后的石述柱,心还留在治沙的事业上。每年春秋两季,他会到治沙造林现场,查看土壤墒情、指导压沙造林。他说:“我人干不动了,点子还能出几个。”

石述柱用一生,染绿了一片荒漠,守住了世代家园。

阅读 175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