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地方林草要闻 > 正文 站内导航

宁夏中宁枸杞的千年古今

媒体:光明日报  作者:万玛加 高平 王建宏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18/9/25 9:32:05

原生态的枸杞种植庄园 光明图片

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作为宁夏枸杞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称。我国栽种枸杞历史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中宁枸杞有着约4000年的文化传承史和1000余年的人工栽培史。

在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为“茨园”,种植枸杞的农民为“茨农”。如今,枸杞虽已遍布各地,但是唯宁夏所产盛誉久持、蜚声中外。

“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截至去年年底,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干果产量4.82万吨,综合产值39.7亿元。“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达172.88亿元人民币,多次荣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登“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

“枸杞已经成为中宁的地域符号、主导产业、文化象征,更是中宁的一张名片。”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局长孟跃军感慨地说。

每当枸杞成熟的季节,一树树翡翠般的绿叶,簇拥着一串串玛瑙似的红果,映现在黄河两岸古老灌区的宁夏大地上。一颗颗小小的红果,诉说着贺兰山下、黄河岸边脱贫富民的动人故事。

宁夏茨农在整理刚采摘的枸杞 光明图片

枸杞种植技艺的传承

“打横不打顺,膛里要抽空;密处行疏间,稀处留油条;切去老秆子,勤剪保树形……”72岁的张伟中依然记得小时候父亲教他的修剪枸杞的歌谣。

作为宁夏枸杞传统栽培技艺传承人,张伟中是中宁县远近闻名的枸杞种植好手,而他的绝活儿全是跟他的父亲张佐汉学来的。20世纪中叶,张佐汉选育出枸杞新品种并一直作为中宁枸杞的主栽品种推广,他创造的“张氏剪枝法”更是得到广泛传播。张伟中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日积月累,自己也历练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土专家”。

见到张伟中时正值8月,中宁正下着暴雨。看着噼噼啪啪的雨滴,张伟中自言自语道:“这雨对枸杞最不利了。”

“中宁枸杞好,其中尤以我们舟塔乡上桥村的枸杞为最佳。”说起枸杞的事张伟中又兴奋了起来,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子自信,“我们上桥村的土地是由清水河冲积形成,土壤中富含碱性物质,对枸杞的生长特别有利,种出的枸杞果大、粒饱、营养价值高。”

每年一到种植季节,四邻八乡请张伟中去指导技术的乡亲们就络绎不绝。如今,名声在外的他更是被请到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作指导。

“现在每年出去的日子都得有两三个月,上周才刚刚从青海回来。”张伟中丰富的育苗、栽培、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经验不仅被广大茨农所认可,更是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同。现在凡是宁夏农科院研发的枸杞新品种,都要先放在张伟中的田里试种。

“我现在年纪大了,大多数时间就做做技术指导,家里的几亩枸杞地也都交给孩子们打理了。”张伟中说,父亲留下的枸杞种植手艺依然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三个儿子也都从事着和枸杞相关的工作。老大张超奎子承父业成为枸杞专家,这阵子被人请到甘肃指导枸杞种植去了;老二张超帆在村里种枸杞也是一把好手;小儿子张超轶虽然种植技术不如两个哥哥,但脑子活,在银川开了枸杞经销店,2014年在网上开起了网店,还帮乡亲们代售枸杞。

“枸杞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关心枸杞品种,操心地里红果,惦记市场价格,张伟中说,其实,每一个中宁人的生活都是以枸杞为中心的,耕种、采摘、晾晒、加工、销售……一切都因为枸杞而忙碌。

“枸杞大王”的两代情

在宁夏,说到枸杞,就不能不提到“枸杞大王”周金科、周佳奇父子,一个让中宁枸杞蜚声中外,一个承载着中宁枸杞未来的希望。

“1956年的那个夏天奇热无比,我当时16岁,在同学的介绍下,到县药材公司打起了暑期工,与枸杞有了初次接触。”周金科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连续干了6个暑假,就此与枸杞结下不解之缘。

在县药材公司打工的这段经历,加上良好的人脉关系,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周金科就在家里偷偷摸摸干起了代购收购、代加工枸杞的活儿。

“当时几公斤枸杞就能换一辆自行车,我想咱们农民多种几亩枸杞就能过上好日子。”正当他美滋滋、准备大干一场时,1980年,周金科因贩卖枸杞被判处投机倒把罪。

一年后,国家首次提出“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周金科得以昭雪,并很快被奉为“能人”。

1983年,周金科的家已经成了中宁的枸杞交易中心,中宁县的老人们至今都记得那时的场景:每到枸杞成熟季节,茨农们就挎着篮子、背着布袋、推着车子,到周金科家门口排队交枸杞,排队的人能排两三公里。周金科“枸杞大王”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1985年到2000年,中宁枸杞价格从每公斤4元升至每公斤30元,茨农们也都富起来了。”十五年间,从北、上、广到港、澳、台,再到美国、日本、印度,周金科走南闯北,中宁枸杞的品牌也逐渐打响。

2007年,周金科的儿子周佳奇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中宁县枸杞商会会长。“那是老辈人对我的信任,更是一种寄托,我觉得不能辜负大家的这份信任。”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周佳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要想保住现有市场、拓展新型市场,求得更大发展,就需要让各自为战的企业联合起来。”周佳奇上任伊始,就依托商会全力为枸杞产业引入金融“活水”。

十年间,枸杞商会累计为商会会员担保贷款达7.8亿元,会员间相互融资2.6亿元。同时,联合多家枸杞企业成立了中宁县杞源枸杞专业合作社,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建立起枸杞生产基地1.5万亩,带动服务农户8000余户,一个“龙头企业+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中宁枸杞开始抱团发展。

“宁夏枸杞看中宁,下一步,中宁枸杞应该走向医药渠道。”周佳奇告诉记者,“希望能把中宁枸杞做成金字招牌,成为中宁乃至宁夏茨农的摇钱树。”

宁夏中宁县红柳沟枸杞产区,农户在搬运刚摘下的枸杞 新华社发

枸杞企业的“红色王朝”

“我叫雍政,不是清朝皇帝雍正的‘正’,是行政的‘政’。”但凡见到新朋友,雍政总需要重点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他一直有个打造枸杞“红色王朝”的梦想。

雍政现任宁夏杞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与张伟中有着同样的经历,但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想法。

“小时候一放假就去看父亲筛选、晾晒枸杞。”儿时的事情,雍政历历在目,“长大一点了我就跟着父亲干一些枸杞加工的活儿,所以说我对枸杞产品、品相、加工流程都很了解。”

儿时的经历让雍政的心中始终有个“枸杞梦”。“我们进入枸杞产业,就直接瞄准高端市场,突破枸杞产品研发瓶颈开发高端产品,这才是枸杞发展的关键,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挣小钱’。”雍政说。之前他在其他行业干得风生水起,2014年才真正加入枸杞行业。

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准备,2014年,雍政投资1.23亿元,在中宁县恩和镇秦庄村流转1500亩土地,建起了具有出口欧美标准的枸杞示范园。

当时,宁夏枸杞产业规模逐渐成型,已有了“百瑞源”“宁夏红”“早康”等知名枸杞品牌。

“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最大技术瓶颈就是枸杞鲜果保鲜难题。”雍政说,对于地处西部地区的宁夏来说,枸杞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茨农。曾有一家企业雄心万丈地来到中宁搞枸杞加工产业,但保鲜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没多久就铩羽而归。

“研发鲜果保鲜是烧钱的活儿,更是技术活儿。”说起当年的那次研发攻关,雍政说,我们请复旦大学生物工程应用学院一起联合研发,终于取得突破,一项最少保鲜35天、最多能达到60天的“枸杞鲜果气调保鲜技术”面世。

之后的3年时间,杞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研发出25项枸杞生产和加工领域的专利技术。如今,企业有枸杞鲜果、枸杞干果、枸杞茶、枸杞酱等三大类44个品种,枸杞干果产品也走出国门销往多个欧盟国家。去年,企业产值达4700万元,出口创汇227万美元。

“釆摘枸杞工钱每斤1.4元,一般一天都能摘到100斤左右,有些熟练的一天最多能摘180斤,一个月下来挣四五千块钱没问题……”来自生态移民聚集的山区乡镇——大战场镇的武晓兰告诉记者。

“在枸杞盛产期的时候,中宁参与枸杞产业的人数超过20万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大约3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孟跃军说。

“中宁枸杞名声在外,这些年也确实给茨农带来实惠,但过去我们的枸杞产品多是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有限。要真正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必须把科技创新的文章做深。”中宁县县长陈宏说,针对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短板,中宁县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引进高科技企业、对接科研院所、构建科研开发平台,枸杞糖肽制备等一批新技术先后获得专利,大大丰富了枸杞产品形态,也大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孟跃军告诉记者,枸杞啤酒、枸杞面膜、枸杞泡腾片等一系列新式产品,极大丰富枸杞产品形态,在刷新消费者对枸杞产品认知的同时提高枸杞产品附加值,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

据了解,中宁枸杞产品种类已由以前4大类20余种发展到目前的7大类40余种,枸杞加工转化率达25%。2018年上半年枸杞产业总产值可达40亿元。

陈宏表示,下一步,中宁县将用三年时间,实现生产基地订单式农业全覆盖、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覆盖、质量品质政府监管全覆盖、地级以上城市销售专柜全覆盖,销售专柜达10000家以上,加工转化率达30%以上,呈现“产得下、销得出、卖得好、叫得响”的良好局面,力争2020年年底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记者 万玛加 高平 王建宏)

阅读 217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