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理论 > 学术研究 > 正文 站内导航

【深度研究】沈国舫先生关于天然林保育思想的研究

媒体:中林联林业智库  作者:彭祚登,乔  丹
专业号:日月峡评论 2018/2/1 11:59:36

摘要:天然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天然林保护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国舫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长期致力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探索,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并对天然林经营的理论与方法有系统的阐述。他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经历了3个时期,形成了涵盖指导思想、经营管理方法(思路)、相关技术、政策及学科体系五大板块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天然林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天然林保护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天然林具有不同于人工林的特点,如异龄、结构复杂、林木可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天然林保护应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借鉴运用森林培育与保护的一些基本技术,以多学科体系作为技术支撑,不能被动消极地保护天然林。这些观点对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沈国舫先生(以下简称沈先生、先生)是我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森林培育学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先生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以来,沈先生除了在人工林培育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之外,也始终关注着我国天然林的经营、保护与利用问题,在他主持和参与的中国工程院的多个咨询项目中,对天然林的保护与利用都极为关注。从林业行业发展到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再到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研究,均把我国天然林保护问题列为重要内容。在他的奔走呼吁下,推动并促成时任总理朱镕基前往西南地区考察,进而实现了把天然林保护工程列为我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对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沈先生发表了诸多关于天然林保护的看法与意见,涉及到的相关论文、著作多达20余篇。沈先生作为林学家及生态学家,始终关注中国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发展,他作为科学家所提出的关于天然林保护问题的相关看法和观点具有远见卓识,不仅对我国天然林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天然林保护的未来发展和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认真梳理了沈先生有关天然林的看法及论述,旨在通过这一工作厘清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发展的轨迹,归纳总结出沈先生天然林保护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并从相关理论认识出发,探讨未来我国天然林保护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一、对天然林的认识

(一)对天然林概念的理解

沈先生早期从事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对天然林概念未见有直接的定义描述,但是他对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特点有过清晰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天然林是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早在1992年,沈先生在其撰写的《对发展我国速生丰产林有关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就提出: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的树木个体是经过人为选择的,是健壮而同龄的(有意识营造的异龄林除外);人工林的群体结构是经过人为安排的,是均匀而合理的;人工林的林地环境是经过人为改善的,是比较能适应林木生长发育的要求的;因此,人工林显现出不同于天然林的若干特点:林木分化较不明显,速生早熟,产量较高[1]。由此可见,沈先生认为天然林具有不同于人工林的特点。首先,天然林的树木个体是未经人为选择的,其成长过程更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林分为异龄林。其次,天然林的林分结构未经人为安排,其结构相对复杂,形成因素也多是由各种生态过程影响而成的,多为混交林。再者,天然林的林地环境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林木的生长行为,包括竞争及协同等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换句话说,人工林可以通过改善环境以适应林木的生长,而天然林则是林木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最后,天然林林木分化较明显,与人工林速生丰产的特点不同,天然林的林分成熟取决于环境因子及林木自身情况;生长的快慢不一,成熟时的蓄积量因组成林木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较好的天然林在成熟年龄时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在每公顷200~300立方米左右,也有个别蓄积量更高的,如东北的红松林、西南高山的云冷杉林[2]。在《森林培育学》教材第一版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森林培育章节及第二、三版绪论中[3-5],沈先生提出天然林可以细分为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及其过渡类型的原始(生)次生林3种类型。他认为天然林有各种各样的,有高产的,也有低产的;有功能齐全的,也有功能退化的。就功能而言,相对于人工林,他认为天然林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功能较强,碳汇功能一般,地力维持能力较强,生产力水平取决于经营水平而不定,在原自然地带对区域及立地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过程

沈国舫先生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认识有一个从认识初显、重点转移到逐渐深化的过程。随着他对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深入,对天然林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得以完善。依循沈先生对森林及林业建设思想的认识轨迹,大致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认识形成阶段,时间在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这期间国家需要建设和发展,林业作为支撑国家财政收入的生产部门之一,主要的任务是经营用材林和木材生产。建国初,正值沈先生的求学时期,被国家选派前往苏联学习林学,为了响应祖国建设的需要主攻造林学,学成归国后分配到北京林学院造林教研组。当时我国的林业教育多借鉴苏联的体系,将造林和育林分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因国情需要,重造林而轻育林。为大量提供木材以保证财政收入,天然林经营也以木材采伐利用为主。面对当时全国十几亿亩荒山荒地,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了人工造林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与人工造林相关的技术研究,而重点在提高森林的生产力水平(速生丰产)上。在开展一系列造林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同时,他逐步意识到人工林培育与天然林经营、水土保持、环境绿化等存在相关性,对以保持水土和绿化、美化环境的荒山情有独钟。在重点开展的华北石质山地典型地区(如北京西山)的造林技术研究中,基于生态学理论,借鉴天然林的树种组成与结构关系原则,把混交林的培育作为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6]。可以看出,基于国家建设对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的巨大需求,在改革开放以前沈先生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关注偏重人工林培育,在其早期的林业研究论文及文献中,也未见有关天然林保育方面的专题论述,但就其研究方向和内容看,他已经认识到天然林的生态价值以及在生态环境下的天然林资源、水土保持及绿化方面的问题,这为他后来开展天然林保育的技术与政策等相关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是认识转变阶段,时间从1978年到20世纪末。这一阶段从侧重人工用材林培育逐渐关注林业的全局问题,强调多林种协同、可持续发展,首先提出了天然林保护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林业生产还在延续前20年的木材生产环节,力求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以支撑国家建设。当时的林业产业政策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速生丰产林的营造,另一块是木材加工建设。沈先生主持起草的《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在1985年以国家科委蓝皮书的形式发布,并推动“七五”“八五”国民经济发展相关计划的立项和实施。这期间他对于天然林和人工林二者之前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速生丰产林培育只是全国林业的一个局部,发展速生丰产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天然林。因此,在其作为副主编编写的《造林学》教材(1981年版)中,明确地提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7],并拓宽造林学内涵,把天然林经营放在了与人工造林同样的地位。同时,在其相关文章中提出,要将营林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森林生产力为中心的基础上,以缓解森林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8]。具体在天然林保护问题上,先生认为其巨大的生态效益需要发挥,且作为物种多样性的保存基地及人类休憩的场所应当受到保护。天然林更新、采伐方式应因林制宜,保护并持续经营拥有珍贵树种或防护功能的天然林;对于没有力量经营的低产劣质的天然林,认为适合的地方也可用来发展速生丰产林[1, 9]。世界林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学术地位的提升拓宽了先生的视野,使他更多地关心我国林业发展的全局问题。随着国外可持续森林经营理念的引入,沈先生开始积极主导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国内多个防护林工程上马,先生开始正式接触中国天然林保护方面的相关问题。在其参与的中国工程院的首个咨询项目——“云贵川资源金三角农业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的西南考察之行中,看到西南高山老林面临消亡殆尽的局面,让他感到“天然林不保护就面临消亡”这一残酷现实。因此,他呼吁要将珍贵的天然林保护起来,实施禁伐,使其休养生息[10],并于1996年通过全国政协提出保护西南地区原始林的建议,由此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事业[11]。次年,咨询报告提交到中央,使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组成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概念得以形成[10]。沈先生认为天然林需要加强保护,保护具有重要防护作用及具有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天然林是当下最为紧迫的工作,同时提出,保护原有森林要同扩建新的森林和全面提高森林生产力相结合[12],天然林保护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部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途径[10]。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沈先生已经开始高度关注我国的天然林问题,并将天然林保护放到了与其长期研究的人工林同等重要的地位。沈先生认为天然林保护工程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工程,要将大江大河源头及重点林区的禁伐和限伐保护及相应配套措施形成网络,以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建设起到关键作用[13-15]。沈先生还提出,除了天然林保护的战略问题,还应注意其相关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合理的森林经营设定与演替相关的经营方式、不同类型天然林的遗传研究等,这些都对天然林保护有重大的意义[13]。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注意禁伐不是一味地“保护”,要进行适当的经营,才能使天然林处于健康、稳定、综合、高效的优良状态。在研究中,沈先生还认为我们应该将过去受学科分割影响的“造林”和“经营”合并起来,把人工林培育和天然林培育纳入到同一个学科轨道上统筹安排[16],在混交林的营造工作中也应充分理解和运用“人天混”的概念,依靠深刻的认识和科学预测,达到定向培育的目标。天然次生林改造是充分运用混交林培育技术的重要场所。

第三阶段是认识深化阶段,时间由2000年伊始至今。进入新世纪后,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全社会对林业的生态作用取得共识。沈先生对天然林保护问题有了更直接清晰的认识,逐步形成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完整概念,并力求把天然林保护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期间国家在完成实施了天然林保护的一期工程后,为重点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又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这是沈先生乐于见到的。他在相关采访中表明:天然林区,尤其是东北林区还需要20~40年的时间过度才能恢复到一个正常状态[17-19],因此,天然林保护还要继续进行。天保一期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天然林得到了保护,森林覆盖率得以提高,但就目标而言还是不够,还需要延长时间,加大力度[17]。除此之外,提出还需加强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认识到天然林保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持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性,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天然林保护同天然林发展并不是矛盾的。沈先生认为天然林保护的理念是永恒的,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措施。天然林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多更好的森林资源,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并为我国将来的木材安全提供保障[19-21],对于这个问题,先生做出了形象的比喻:“我国粮食自给率到95%以上了,可木材自给率50%都不到。”[21]禁伐并不意味着完全的不砍伐,森林是需要经营的,天然林保护也不意味着发展停滞。首先,天然林保护就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次,天然林保护的同时,可以开拓发展相应的产业,从天然林保护中获取包括生态、经济在内的多重效益,这就要求对森林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的可持续经营(含利用)。天然林保护是走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支撑[21]。沈先生还强调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禁伐”的概念问题。先生不赞成单纯依靠消极保护。他认为森林资源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施,适度的、聪明的利用是完全可能的。科学看待天然林保护问题,在具体实行上,除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外,一般森林可以适当采伐利用,关键在于利用的数量、方法和技术是否适当[22]。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天然林中的木材利用并不一定与保护天然林的目标相矛盾。要将森林所有者及林区社群的利益考虑在内,才能保证保护性经营的可持续性[23]。在一段时期内提倡的禁伐、限伐为核心的天然林保护,主要是为了使长期遭受粗放过度采伐利用的森林资源休养生息、恢复生气。而林木采伐既是一种利用手段,又是一种育林手段,做不好可能伤害森林,做好了反而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提高森林质量。当然要做好森林的科学经营,这是比单纯禁伐保护要难得多的事,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24-25],要将天然林保护引入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成天然林保护的重大任务。先生还认为天然林保护要不同地区区别对待,天然林保护要有坚定性和灵活性[22],坚决制止各种乱砍滥伐、超额采伐;同时进行森林恢复工作,针对不同起源、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生长状况等的天然林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协调各方进行天然林保护的工作。

二、关于天然林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思想

(一)对国外天然林保护理论与经验的看法

在天然林保护的研究过程中,沈先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合对一些国家进行的实地考察,研究了国外有关天然林保护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将其所看到的、理解的同我国天然林保护的实际工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看法。

沈先生曾对发展速生丰产林以缓解天然林危机的想法十分赞同,也从木材安全的角度论证了该想法的必要性[1,8]。但在考察新西兰所得到的一些启示中,沈先生重点提出了天然林生产木材的可能性,提出即使在新西兰这样一个人工林生产的木材数量很丰富的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把天然林中的木材生产完全停止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还有对天然林中生产优质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天然林中的木材利用并不一定与保护天然林的目标相矛盾[23]。表明分类经营不必绝对化,并且认同将森林所有者及林区社群利益考虑在内的天然林部分采伐利用的行为。

在对待风倒木的清理及林木更新的问题上,沈先生赞同欧洲一些国家的做法。提出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的暗针叶林近些年来都经受了这个过程(风倒),瑞士、奥地利及法国都是在风灾后及时组织力量抢采风倒木,运出来并清理林地环境以促进更新[26]。在对待林牧冲突问题上,先生表示瑞士人在阿尔卑斯山上放牧而不会侵害林地,但这样的天然林保护下只有上层林木得到保护,但生态系统却被破坏了[26]。要求正视森林经营问题,同时处理好林牧之间的矛盾。在所撰写的考察报告《瑞士、奥地利的山地森林经营和我国的天然林保护》中,提到这两国自然条件优越,同时也注重森林经营;注重保护森林以发挥森林的防护作用,长期坚持恢复和培育森林资源,依法治林,科学营林。除此之外,认为两国都强调森林防护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将其利用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在经营生产中,根据要求提高机械化水平,并依据科学规律设定森林采伐的限制性规定,应当对我国的天然林保护有所启发[27]。

他还认为应将纳税人的税款当作“生态补偿”费用,用于森林经营,增加林主收入,形成良性运作的方式,这对我国林业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7]。沈先生指出,如果采伐利用在数量上是节制的,伐区小而分散,山地森林以择伐为主,伐后保证及时有效更新,那么森林保护和利用是可以和谐相处的[27]。北欧的芬兰和瑞典、中欧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重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同时,森林的利用强度高,但单位面积生产林利用量均低于平均生长量,这些国家天然林经营的实际情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提到俄罗斯的森林时,他指出,其分为3类,第一类是保护林,第二类是真正要好好经营的,第三类是可以大面积采伐的粗放经营的森林。我们学习了人家粗放的一面,没学到人家细致经营的一面[21]。提醒我们要重视天然林经营。

(二)关于天然林保护的理论思想体系

天然林资源保护的主体是天然林,任务是保护好天然林,目标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森林资源,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将来的木材安全提供保障。沈先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天然林保护的思想和看法,内容涉及较广,我们可以将其概括归纳为由指导思想、经营管理方法(思路)、相关技术、政策及学科体系五大板块支撑的系统的理论框架体系(见图1)。

图1沈国舫天然林保护思想内容的构成

首先,天然林保护应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保护天然林,科学经营,践行生态保护与建设,以获得优质森林资源为指导思想。其次,根据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主要以森林培育经营为主,注重择伐、卫生伐等工作,注重林木病虫害防治,针对不同起源、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生长状况等的天然林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同林分要区别对待,要注意利用的数量,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是否得当。再者,借鉴运用森林培育与保护的一些基本技术,如混交林培育、病虫害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木材科学与工程等,作为开展天然林保护关键经营技术的研究内容。再次,制定相应的天然林保护政策,注重天然林保护的坚定性和灵活性,坚决制止各种乱砍滥伐、超额采伐,灵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天然林下达保护任务。最后,构建以森林培育学、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森林游憩、森林经理学、环境学、信息学、机械化等多学科在内的学科体系,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理论支撑依据。

沈先生关于天然林保护思想的构成是全方位、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以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形成的体系,其基本观点对我国天然林保护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对我国天然林保护的推动作用

沈国舫先生致力于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沈先生是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直接倡导者之一。西南考察之行让他发现原始天然林遭受着毁灭性的商业采伐,具有巨大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云冷杉原始林已大部分消失。因此他通过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撰写提案呼吁保护西南地区原始老林,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重视,并于同年前往进行考察,当时的林业部也开展了天然林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一期)试行,并于2000年10月正式实施,工程期限为10年。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使我国在天然林经营方面实现了4大转变:①实现由采运企业向营林事业转变,将工作由伐树转向种树;②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林区由传统的大木头经济向市场经济所需求的多元化经济转变;③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④实现企业管资源向国家管资源转变,把资源管理的行政职能真正从企业分离出来。工程实施后,自然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两危局面得到解决[17, 21],森林资源的衰减得到了有效缓解,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由于天然林区的森林在10年(天保一期)内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沈先生以及一些专家认为天保工程一期的效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要延长时间;第二是要加大力度[17]。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获得批复开展,先生很高兴,认为需要20年到40年的时间,林区就能恢复到能够产生更大效益的状态。并表示,第一期工程起到了一个基础的恢复,那么在实施二期的时候,恢复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17]。

第二,沈先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相应政策及措施的制定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例如,沈先生在新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考察报告中,特别针对伊犁地区西天山林区的天然林保护工作及南疆和田地区的绿洲林业及周边防沙治沙工作,就考察中发现的天然林下无更新、林牧关系紧张、风倒木的清理等正常工作并未落实的情况,写了专门的报告,上报国家林业局,得到了局领导的重视[24]。报告指出要清理好场地,进行封禁更新活动,同时颁布规定,对日后此类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更新地严禁放牧。同时指出为此要配套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调整、项目设置和投入,自治区要制定一整套应对措施[26]。针对低效天然林的产量质量潜力提高问题提出了诸多看法,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抚育、改造、更新等培育措施来挖掘其潜力,主张强化森林经营。这些建议意见经由国家林业局提出相关政策,并得到中央支持,进而获批成为国家项目。

第三,沈先生是我国现代森林培育学的奠基人,他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发现我国传统的“造林学”概念范围过窄,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应该向国际通行的做法接轨,向“森林培育学”转变,强调必须把天然林保护与经营纳入到森林培育的范畴。在其参与编写的《造林学》(1981年版)的教材中,认可天然林的重要生态意义,并将天然林与人工林放在同等的位置看待[7],后期又组织全国有关农林高校森林培育学科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了新时期教材的讨论和研讨,最终于21世纪初作为主编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培育学》,该书成为各大林业高校的国家级规划教材[3~5]。沈先生参与研究的天然林理论研究成果,使森林培育学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产生了跨越式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森林培育学的内容。大学生通过研读沈先生主编的《森林培育学》教材,在大学学习阶段就会建立起天然林是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保护与经营的理念,并意识到森林培育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工林也包括天然林。森林培育学的充实和完善,从根本上将天然林的培育与经营列入了林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体系[3~5],这对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奠定了认识基础,也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对今后我国天然林经营与管理的影响

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前,我国天然林的管理基本上归属各地森工局,秉承的理念是以木材砍伐为主,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则改变了这一状况,实现由采运企业向营林事业转变,将工作由伐树转向种树,使得森林由砍伐变禁伐、限伐,破坏变保护。沈先生提出保护天然林,促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从而改变了我国天然林经营和管理的方向,使森林运作的模式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生产需求向多元化转变;直接影响到我国森林经营管理新的理念的形成。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明确了“禁伐”的概念,表明“禁伐”也需要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包括卫生伐、抚育伐等),建立了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天然林经营上,从大的方向上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还就其相关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合理的森林经营技术设定、与演替相关的经营方式、不同类型天然林的遗传研究等进行了探讨。在天然林的管理上,则实现企业管资源向国家管资源转变,把资源管理的行政职能真正从企业分离出来。沈先生还在与记者的采访中提到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林农增收结合起来[17, 29],对不同的林分进行合理、可持续的利用。还提出每个林区要恢复到什么程度都不一样,每个林区所负担的工人也不一样,但总的说来还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让林区的生态状况、人口密度和就业数量都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17]。这就为日后的天然林保护和经营提供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即建立一个相应的恢复标准,为天然林保护与经营提供参照和参考。

在沈先生的倡导下实行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经其与同行专家的共同倡议推动,促进了工程二期的实施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所承载的一系列有关天然林经营及管理的任务,在工程的实施中不断地得以总结完善,启迪我们对今后的保护工程,要在采取既定天然林保护措施基础上,应对前期保护形成的森林进行合理抚育经营,促进天然次生林正向演替,提高森林质量。同时,要科学设定合理的天然林保护与经营制度,严格执法,保障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就天然林保护而言,是带有延续性质的,从而体现了“天然林保护”这一永恒的理念,对我国今后的天然林经营和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五、结 语

天然林对中国的森林资源而言至关重要,在我国天然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并将其列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任务,毋庸置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保护、禁伐等相关概念。保护是不是意味着完全的保护?禁伐是不是完全的不利用?沈先生基于长期的思索研究回答并诠释了这一命题。从倡导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到对工程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大到禁伐策略、经营措施以及影响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等问题都提出了方向和建设性的看法,小到针对天然林保护经营中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提出研究解决的具体内容与思路。在国外的相关考察研究中,通过对国外天然林经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比较,以作为探索我国天然林保护的科学道路的辅助方法。这些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汇聚成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于一体的完整的天然林保护经营思想体系,正确认识和研究这些思想对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对我国整个林业建设均具有深远的作用。

致谢:本文承蒙沈国舫先生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谨此致谢。

阅读 1589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