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丨一种叶缘带刺儿的冬青,嫩叶能做苦丁茶,小红果娇艳,还可入药
文丨心珠漫漫 排版丨心珠漫漫
秋的美,除了红红黄黄的叶子衬托之外,便是各种红的、紫的、黑的小果子了。
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绿化带常见的一种“冬青”,叶子边缘长着刺儿,枝头的小果子也开始变红了,红艳艳的,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枸骨」。
这时节,枸骨叶子油绿、果实鲜红,看着真是喜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枸骨」。
01
枸骨,猫儿刺、老虎刺、八角刺、鸟不宿、枸骨冬青等,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它是正儿八经的冬青属植物,模样跟正是中文名为冬青的植物,自然是相似不过了。
枸骨算是常绿植物中,很好认的一种了,它的叶子很特别。
叶片是厚革质的,形状大致看来,类似于长方形,专业说法是“四角状长圆形”,叶子边缘有一些长刺儿。
这些刺儿呢,也不是乱长的,而是长在叶子的那些边角上。叶子顶端是3根刺儿,叶子两侧分别有1-2根儿。
算下来,每片叶子上的刺儿,大约有4-8根。
叶子正面深绿色,油亮,有光泽,背面颜色是淡绿色,不像正面那么油光。
叶子“长4-9厘米,宽2-4厘米”,相对而言,叶柄要短很多,枸骨叶柄长4-8毫米。
其实还有一种叶子边缘无刺的枸骨,叶子形状为卵形,果实跟它一样,现在跟这种带刺的,合并在一个种里。
所以,《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枸骨,说它的叶片“二型”,就是两种类型的意思。
02
不管是带刺的,还是不带刺儿的,它们的果实都是一样的。今天咱们主要看这种带刺儿的枸骨。
《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枸杞株高(0.6-)1-3米。我这边绿化带常见的枸骨,基本在1米左右,被修剪成灌木球的模样。
它的果实为球形小果,直径8-10毫米,嫩果为绿色,成熟时为鲜红色。球状小果的顶端,看起来像是一些“小黑点”。
其实那是它“宿存的柱头”,仔细看,会发现它是4裂的。
我没有剥开它果实看,不知里面是啥样子。
枸骨因着叶子带刺儿,得了个“鸟不宿”这个俗称。但其实,它的果实成熟时,小鸟也很喜欢呢。
枸骨果期10-12月,花期4-5月。
它的花儿,簇生在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小花淡黄色,4瓣。花梗在花期短,到果期会变长一些。
翻了下照片,没有找到它的花儿,可能是拍了忘了分类。明年春天,好好观察枸骨的花儿。
03
枸骨是常绿植物,生长期和果期都很漂亮,观赏价值高,是很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它的叶子,还有很多特殊的用途。要知道,枸骨叶,可是一味中药材,《中国药典》里有收录。
枸骨叶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养阴,益肾,平肝。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
——《中国药典》2020
而且,在很多地方,枸骨叶,常被作为““功劳叶”使用。
另外,枸杞的嫩叶,还可以用来做茶,就是大名鼎鼎的“苦丁茶”。
当然,用来做苦丁茶的,不只是枸骨这一种冬青,还有其它冬青属的植物。枸骨只是其一。
据悉,江浙江浙一带的苦丁茶,大多是枸骨的嫩叶所制。如此,咱们平日喝的苦丁茶里,说不定就是它的嫩叶做的呢!
很多朋友纳闷,这植物为何会叫“枸骨”这个名字,有啥特殊含义吗?清代药学著作《本草從新》里有过考证:
“藏器日:此木肌白,如狗之骨,树如杜仲,诗云:南山有枸,是也”。
原来是指它的木材如狗骨头一样白呀!这名字起的,蛮有意思。
以上就是我对「枸骨」的一点小认知。很喜欢它的小红果,红艳艳的做插花也不错呢。
备注:
1、藏器:陈藏器(约687—757年),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唐代中药学家。
2、本文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