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云南 > 正文 站内导航

鴷形目 1

媒体:生态摄影网  作者:生态摄影网
专业号: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 2023/9/27 20:42:00

鴷形目 1

原创 心在天堂 天堂的鸟窝 2023-07-27 21:57 发表于四川

收录于合集#如何在中国大陆拍到900种鸟94个

鴷形目( Piciformes )属于佛法僧总目( Coraciimorphae ),在佛佛法僧总目下还包括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犀鸟目( Bucerotiformes )、咬鹃目( Trogoniformes )、鹃𫁡目( Leptosomiformes )和鼠鸟目( Coliiformes )。

其系统发育树如下图所示:

此图来自 Michael Wink、Theodor C. H. Cole 和 Theodor C. H. Cole(2020 )年以《 TREE OF BIRDS – Avian Phylogeny(Neornithes, Aves), Systematics,Classification,Features 》为题发布的海报。

此发育树与 George Sangster 等六人 2022 年发表在 Avian Research 上《 Phylogenetic definitions for 25 higher-level clade names of birds 》中的系统发育树完全相同。

鴷形目( Piciformes )的科级系统发育树来自 Heiner Kuhl 等九位学者 2021 年在 MBEMol. Biol. Evol.)上发表《 An Unbiased Molecular Approach Using 30 -UTRs Resolves the Avian Family-Level Tree of Life 》。

图片

蓬头鴷科( Galbulidae )和鹟鴷科( Bucconidae )可参阅 Christopher C. Witt 的博士学位论文《 Rates of molecular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neotropical avian biogeography 》。

巨嘴鸟科( Ramphastidae )和巨嘴拟鴷科( Semnornithidae )可参阅 J. CORSO 等人发表在 上的《 Evolution of dark colour in toucans( Ramphastidae ): a case of molecular adaptation? 》。

分布于亚洲的拟啄木鸟归属于拟啄木鸟科( Megalaimidae ),分布于非洲的归属于非洲拟啄木鸟科( Lybiidae ),而美洲的则归属于须鴷科( Capitonidate )。非洲和美洲的拟啄木鸟科参阅 Robert G. Moyle(2003)年发表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的 《 Phylogenetics of barbets(Aves: Piciformes)based on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data 》,由于参与研究的鸟不多,所以只有属级系统发育树。

尚未对响蜜鴷科( Indicatoridae )开展系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从两篇论文里,只能拼凑出下面的响蜜鴷科系统发育树的局部:

图片

01、黄腰响蜜鴷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不常见或甚罕见(IUCN 2016)。

2 个亚种中的 xanthonotus 罕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腾冲、泸水)。

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中、高海拔地区的温带森林中,寻觅蜂蜡、蜂蜜和蜂的幼虫。

图片

拟啄木鸟科( Megalaimidae )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Robert-Jan den Tex 、Jennifer A. Leonard (2013)年发表在 Molec ular Phylo 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的《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Asian barbets: 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 in the tropics 》。

图片

02、赤胸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广泛分布且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9 个亚种中的 indicus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局部常见。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阔叶林和林缘与农田地区,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Clement/eBird、IOC 的蓝耳拟啄木鸟( Psilopogon duvaucelii )有 6 个亚种,分为 Blue-eared、Black-eared 两个组,而 HBW/BirdLife、IUCN 将两个组拆分为黑耳拟啄木鸟( Psilopogon duvaucelii )和蓝耳拟啄木鸟( Psilopogon cyanotis )

03、蓝耳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常见至局部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3 个亚种中的 cyanotis 局部常见于云南盈江、瑞丽和西双版纳。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高大乔木树上,寻觅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04、大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常见于印度,局部常见于巴基斯坦(del Hoyo 等人 2002)。

5 个亚种中的 virens 在中国南方各地(云南、四川至福建),marshallorum 在西藏,clamator 在滇西,magnifica 在滇南。

栖息于低、中山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马桑、五加科植物以及其他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05、黄纹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常见至罕见(del Hoyo 等人 2002)。

2 个亚种的 praetermissus 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南部和西双版纳南部,甚罕见。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阔叶林中,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植物果实、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图片

06、斑头绿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局部常见至甚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2 个亚种中的 hodgsoni  边缘性分布于藏南和西双版纳南部,甚罕见。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寻觅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07、金喉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常见或局部甚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4 个亚种中的 franklinii  常见于西藏、云南、广西。

栖息于中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茂密的乔木上,常单独活动,寻觅植物的果实、种子和花,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08、台湾拟啄木鸟

图片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为 20 万只成年鸟(Brazil 2009),在其分布区域内常见或甚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栖息于密集、高大树木组成的森林中,寻觅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09、黑眉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罕见(del Hoyo 等人 2002),鉴于海南岛甚常见,这个描述显然是错误的,或许是指分布在大陆的  sini(在拆分过程中亚种的划分经过几次变化)。

2 个亚种中的 faber 常见于海南岛,sini 罕见于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栖息于中、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寻觅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10、蓝喉拟啄木鸟

图片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地区,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2 个亚种中的 asiaticus 在云南西南部,davisoni 在云南东南部。

栖息于中低山地、丘陵、沟谷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寻觅榕树和其他树木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吃少量的昆虫。

鴷形目(1)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斑头绿拟啄木鸟、黄纹拟啄木鸟:稀少且罕见,★★★★★。

黄腰响蜜鴷:很罕见的,如果不去腾冲姜家寨,去哪里拍?★。

赤胸拟啄木鸟、蓝耳拟啄木鸟:活动于高枝,不进鸟塘,★。

https://mp.weixin.qq.com/s/TMJ85u1i2ZIXO4PyhkxHnA

阅读 500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