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媒体报道报送平台 > 地方媒体 > 正文 站内导航

重庆日报客户端:合川区隆兴镇乡村振兴把荒山变青山 建成集中连片油橄榄基地3万亩

媒体:重庆日报客户端  作者:张国勇汤艳娟
专业号:重庆市林业局 2020/5/22 20:57:51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张国勇汤艳娟)5月22日一大早,合川区隆兴镇漫山遍野集中连片的3万亩油橄榄基地里,三五成群的村民在优雅低垂的橄榄枝间穿梭着,小心翼翼地为刚刚挂果的橄榄树抹芽控梢。

 

  6年前,隆兴镇在产业发展中勇于创新实践,向龙多山台地上的万亩荒山“开刀”——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来企业家试种油橄榄,开荒山、修公路、建基地……

  6年来,经过政企合作、连连攻关,这个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植物、素有植物油皇后美誉的油橄榄,终于在这里成功推广种植,建成全国最大集中连片油橄榄基地。

  “改革创新,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站在一颗试挂果的油橄榄树下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隆兴镇党委书记周小兵用手轻轻地托着几颗嫩绿的橄榄果深情地说,“橄榄树虽然要种植五至七年才能丰产,但它的盛果期能达数十年。我们精心培育的小小橄榄果,势必成为全镇的致富大产业。”

  荒山变成花果山——

  龙多山台地种下3万亩油橄榄

  隆兴镇是合川区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距合川城区44公里,总人口4万余人中有近半人数外出务工。以往,因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该镇土地闲置面积越来越多,特别是缺水严重的龙多山台地上,有上万亩旱地成了闲置地。

  “当时,这漫山遍野都是茅草,令人惋惜!”周小兵说,2014年,该镇决定走出一条改革的路子,誓要向龙多山台地“开刀”,为当地群众找到特色效益产业。于是,他们邀请来市里相关专家勘测土壤土壤的“固相”“液相”“气相”,派人前往意大利、甘肃武都、四川西昌等地考察论证,最终锁定了油橄榄产业。

  可是,油橄榄是舶来品种,对种植环境、管理技术要求高,合川当地并无种植先例,究竟由谁来试种呢?最终,在合川区级层面的招商引资下,帮助隆兴镇引进重庆江源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万亩油橄榄基地。

  “刚听说政府要我们村发展油橄榄,大家都是一脸茫然:油橄榄长什么样?”时任峨眉村村支书、现任村级合作社社长的陈少贵介绍,油橄榄需要种植5至7年才能进入盛产期,每亩需投入4500元左右,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当村里动员村民发展油橄榄产业时,很多人反对。后来,镇政府带着村干部们外出实地考察后,大家坚定了发展油橄榄的信心。

  与此同时,“江源公司”也启动了三种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公司流转土地”模式,流转土地建立油橄榄试验基地及示范基地;二是“公司+合作社”模式,公司占股51%,合作社占股49%,投入和分成均按占股比例确定;三是“农户土地入股”模式,以“土地入股、返聘务工、保底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核心,实现农户、公司、合作社三方共赢。

  “‘江源公司’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按6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油橄榄鲜果,如当年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则按市场价收购。既然没有销售的后顾之忧,我们怕什么?”陈少贵带领5名村干部身先士卒成立合作社,流转了500多户村民的3000亩闲置地,在“江源公司”的统一栽植队伍、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栽植标准的“三统一”下陆续种下了橄榄树苗。

  渐渐地,其他村也蠢蠢欲动,先后成立了8个油橄榄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土地入股”等模式推广种植油橄榄,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三化”标准打造油橄榄产业基地。截止2019年底,全镇共发展种植油橄榄3万余亩,成功栽植鄂植8号、皮瓜乐、科罗莱卡等5个优良品种。其中,公司直接流转土地6000余亩,“公司+专业合作社”发展15000余亩,“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入股”发展9000余亩。

  油橄榄试种成功挂果——

  今年鲜果产量预计约700

  “你看这漫山遍野的橄榄绿,着实让人心旷神怡!”记者随着周小兵走上位于永兴村蛮子洞的油橄榄示范基地观景台,5000余亩的橄榄基地尽收眼底,满是生机盎然的产业风景。

  培育这样的壮观的产业之景,并非一日之功。周小兵告诉记者,为了种好这些五年才能结硕果的宝贝,该镇给每个机关干部派发了一把剪子,一有机会就去基地学习修枝整形等技术,让每个干部都来精心呵护油橄榄产业的成长。

  隆兴镇镇长代金川介绍,合川区各部门也对这里的油橄榄产业给予大量产业政策扶持。其中,农委、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整合涉农资金3000余万元,建成基地配套机耕道、硬化通畅公路等100余千米,新建水利U型渠12.6千米,新建和整治山坪塘72口,建成1.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2016年,我们有1000亩油橄榄树试挂果,经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这些油橄榄鲜果平均出油率达13.52%(油橄榄鲜果出油率一般11%左右)。”“江源公司”负责人卢赐强介绍,   “我们不断加强科技投入,成立了油橄榄研究所,与西南大学等专业院校开阵技术合作,请来国外专家现场授课,有信心将油橄榄产业做大做强。”

  2016年,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油橄榄综合加工车间,成功注册“渝江源”“欧丽康语”2个橄榄油商标,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该公司打造了“渝”字号、“江”字号、“源”字号三个系列9款橄榄油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和永辉、重百新世纪等线下商超和专卖店均有销售。2017年, “渝江源”橄榄油品牌又先后荣获中国橄榄油十大品牌、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2018年,入选“巴味渝珍”公共品牌。该公司油橄榄基地也先后荣获中国林业学会授予的“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和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授予的“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称号。

  “去年,全镇有5000亩三年生以上的油橄榄树开花挂果,油橄榄鲜果产量约500吨,共榨油50吨,销售额达1500余万元。”代金川介绍,今年,预计挂果面积达8000亩,油橄榄鲜果产量约700吨,榨油80吨,预计销售额达2400万元。

  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17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隆兴镇的油橄榄产业,不仅带动了乡村振兴,还助力了脱贫攻坚。安乐村的罗世兵一家,就是该产业的受益者之一。

  “我上有二老下有两娃,家庭负担不轻。” 正在油橄榄基地务工的罗世兵告诉记者,“以往这里缺水不适合种田,我们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导致田地茅草比人还高。现在好了,荒坡变绿坡,产业路四通八达,我们都回来基地工作了。”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他出去工地做小工,每月工资也就两三千元,除去开支也所剩无几。如今他的5亩地有1500元流转费,两口子每年还能在家门口基地赚到40000元左右,家里的老小、农活全部能照顾到了。

  “管护油橄榄基本是手上工作,六七十岁的人都能干,且月月有活干。” 陈少贵介绍,峨眉村也有150余村民从中受益,去年,他们的合作社就给村民发放工资60余万元。

  目前,隆兴镇通过油橄榄产业带动作用,成立了35个专业合作社、38个家庭农场、12个经营大户,积极探索创新农民持续增收新机制、新途径,逐步形成了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农民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目前,隆兴镇长期在基地务工达460余人,贫困人口参与务工约220人,每年每人平均增收约8000元。全镇累计已有173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和基地务工,顺利实现脱贫。

  “油橄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我们脱贫致富的新型特色产业。” 代金川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大力打造循环农业,利用辖区年产7万头的生猪产业,生产有机肥用于油橄榄基地。同时,该镇还将抓住合潼安高速下道口在辖区开通的契机,借用油橄榄基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对此,周小兵也信心满满地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隆兴镇依靠一颗小小的油橄榄,破解了土地闲置、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就业等难题。我们坚信,油橄榄产业发展好了,定能成为后辈们的‘摇钱树’。”

 

 

 

链接: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10&id=358634&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阅读 184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