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生物多样性(作废) > 保护界动态 > 正文 站内导航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多样性丰富的中国西部

媒体:网络  作者:腾讯绿色
专业号:张方译 2020/3/16 12:34:08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民政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目前的项目主要在中国西部,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并推动自然保护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公众意识中的主流化。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简称“山水”)是保护国际(CI)的合作伙伴。保护国际(CI)是一家从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民间组织。

生态特区是在重要生态区域内,融合当地领导力、政策、科学、传统文化和生态有偿服务市场,建立的新的保护与发展综合区,是一种体现生态公平的发展尝试。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中国西部开始推动“生态特区”。目前的区域有以大熊猫为代表物种的西南山地,含四川、陕西、甘肃等山区;以普氏原羚为代表物种的青海湖区域;以雪豹为代表物种的三江源区域,含青海、西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实践基础是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的25个自然保护区和120个多个乡村社区。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有:

24小时守护野生动物的丛林之眼

地点: 陕西省洋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汉江上游,面积300 平方公里;

方法: 培训和实施红外相机监测;

改变: 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6 年,是为了保护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在原来的森工采伐区域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其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巡护和日常监测。保护区的大部分野外工作人员都是原来从事采伐的林业局职工,普遍缺乏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方法训练,以往采用的监测方法是基于样线的痕迹记录法,数据质量严重依赖于监测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从2008 年3 月起,我们引入了红外相机监测的技术,对野外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在2008 年的9 个月的时间里,对139 个位点进行了调查,累计工作量4307 个相机工作日,取得2000 多个动物物种分布记录,包括兽类21 个物种和鸟类13个物种。其中包括大型食肉动物豹的确切记录,和鸟类新记录鹰雕。在获得高质量监测数据的同时,野外工作人员监测的能力和积极性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保护区基于2008 年的监测成果,扩大了2009 年监测的范围和监测的门类,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大幅度提高。

绿色领袖在乡村

地点: 甘肃省文县李子坝村,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端,大熊猫栖息地,四川青川县水源地,面积65 平方公里;

方法: 协议保护;

改变: 距离自然资源最近的李子坝社区本来是天然的保护者,但是因为不能从保护环境中受益而转为追求短期利益,当地森林一度受到严重的砍伐,破坏了小环境也让主要生计来源的茶叶质量不断下降,进入恶性循环。同时,政府和保护区虽然负有保护生态的责任,但是人力物力能力都有所不及,如何有效的引导社区可持续的利用资源,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山水在保护国际的支持下,在李子坝村组织多轮谈判,支持保护区和李子坝村签署了保护协议,保护区为村子授权巡山保护,定期检查保护成效。作为鼓励,从资金和政策上帮助社区,提高老百姓的生计,让生态保护成为乡村盈利、恢复自信和强化文化的新着力点。李子坝村森林破坏现象大量减少,村子的农民森林巡护队还获得2009 年SEE.TNC 生态奖的优秀奖。李子坝的案例大大了启发了熊猫栖息地的其他保护区,作为一种有效的思路,山水实施的协议保护项目正在17 个像李子坝村的这样的村子开展。

推动市场自发为水源保护买单

地点: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余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平武县水源地;面积10 平方公里;

方法: 生态有偿服务,水源保护基金,私人保护区;

改变: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流域生态补偿方面的试点工作,以调整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方和受益方的利益关系,体现“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而这些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大多情况下是政府买单,这样的做法尽管在资金上有一定保障,但是”一刀切”的政策往往模糊了生态效益或“ 产品”与资金偿付之间的利益关系。山水的尝试是:在流域生态补偿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使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即保护者)能够持续受益。山水帮助平武县政府全县的水源地和熊猫栖息地余家山建立全国第一个私人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并进而开展了流域生态有偿服务的试点项目,对水源地的生态服务和面临威胁进行科学评估后,提出了以县城用水户水费为基础推动余家山社区替代生计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补偿模式。平武县政府已经采纳了该政策建议,并已经成立了多部门共同管理的平武县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以实施该项目。除平武县余家山试点项目外,山水和保护国际还在云南省丽江市实施了一个以旅游市场为依托的生态有偿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山水也通过和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合作,在四川省内10 个市州开展了流域生态有偿服务的研究工作,并将支持其中2-3 个研究项目得以实施。这些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基于市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实例。

保护三江源

地点: 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措池村,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雪豹、野牦牛、岩羊、藏野驴等多种青藏高原特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长江源头,面积2,500 平方公里;

方法: 协议保护,社区监测,社区保护基金小额赠款,乡村绿色领袖培训计划;乡村之眼参与式影像制作;

改变: 生态监测对于生态非常脆弱和敏感的三江源地区极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保护区的力量有限,未能系统地开展。位于这个15 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措池村,有优秀的保护传统,他们缺乏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仪器,以及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经过科学的设计和多轮协商,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和措池支持保护区签署了保护协议,以当地村民成立的野牦牛守望者协会为依托,补充生态监测能力、设备和管理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库,使措池村逐渐成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的生力军。结合科学和当地传统知识,措池村在监测管理制度下定线、定时、定人的开展监测活动,包括藏野驴、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监测和六项关于当地气候变化的监测,丰富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数据。与此同时,过去两年中措池村共阻止了5 次外来人员到措池的打猎、测绘等活动。让科学的保护方法走进社区,结合社区的天然优势,共同保护美好家园。对生态的监测也让依赖牧业为生的措池村民对和他们生计息息相关的野牦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立了对家乡的自豪感,2007 年措池村全村举行了赛马会暨生态文化节,乡、县、省里的相关政府部门都来参加,措池村的模式已经成为青海省生态立省的一个重要思路。也让养育了下游数十亿人口的三江源区接近了生态盈利、乡村自豪、文化传承的美好梦想。

种植金牌森林 减缓气候变化

地点: 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4055 平方公里 ;

方法: 生态有偿服务,多重效益造林,碳汇;

改变: 全球气候的改变将深远改变至少几代人的生活,每年因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全球所有的交通工具加起来还多。上世纪末以来,中国政府在森林恢复和保护上投入了巨额资金,然而实践证明单一行政投入的方式并不能最大化的实现森林的多重效益。山水在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种植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为推动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利用《京都议定书》等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创造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为森林恢复工作提供新的融资渠道。通过与保护国际等合作伙伴共同工作,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的腾冲县营建467.7 公顷的混交林,该项目预计在30 年内创造167,500 吨二氧化碳减排额度,截止2009 年中,已有50,000 余吨减排额度通过国际碳交易志愿市场出售,为当地项目业主和社区创造了50 余万美元的收入。同时,鉴于该项目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2007 年项目通过第三方认证,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国际权威多重效益标准-CCB 标准金牌认证的项目。采用类似的模式,在四川川西北五县的碳汇造林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并通过DOE 核查,是全国第三个(截止到2009 年6 月)具备市场交易资格的项目。保护国际和山水在云南省和四川省已经累计支持了超过5000公顷的森林恢复项目,预计将产生超过150 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可用于国际碳市场交易。

鼓励与自然和谐的传统文化

地点: 云南迪庆州德钦县说农藏区村,澜沧江峡谷,面积100 平方公里;

方法: 社区保护基金小额赠款,乡村绿色领袖培训计划;

改变: 位于滇西北澜沧江峡谷东岸的说农村有29 户人家,闭塞的交通使这里的生计高度依赖于森林资源,村民不识文字也欠缺团结,常常因为争夺松茸打架斗殴。村里唯一出过山门的年轻人此里吾堆,通过卡瓦格博文化社认识了“ 山水”的团队,提出通过恢复村中跳弦子舞的方式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藏族弦子舞的歌词含有丰富的乡土生态保护知识,也是保护神山的传统仪式。2006 年,说农村的项目经过严格评审,得到了一万元的赠款支持。此里吾堆首先到西藏邀请活佛讲经说法,全村90% 的村民向僧人承诺了不再打猎或砍树。村庄又开设了两个藏文班,使村民能够逐渐理解弦子的歌词,村庄的凝聚力随之逐渐建立了起来,精神风貌焕然一新。2007 年初,活佛为村庄封了新的日卦区(封山区),新增森林保护面积约6,000公顷,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受到说农村规民约的有效管理。类似这样的社区保护基金支持的项目,鼓励乡村社区结合传统文化和本地知识设计符合当地需要的保护行动,在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甘肃共有超过100 个乡村开展。

培养当地的“ 科学家”

地点: 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果洛州白玉、哇玉、索日玛乡,黄河长江源头分水岭,面积约2000 平方公里;

方法: 社区保护基金小额赠款,乡村绿色领袖培训计划,

乡村之眼参与式影像制作,牧区乡村区研究和监测;

改变: 扎西桑俄是青海省果洛州白玉寺的一名堪布(藏传佛教学者)。他从小热爱自然,13 岁开始观察记录鸟类。2007 年,扎西堪布在家乡成立了“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这时候,他还从不认识外界其他的环保组织。2008 年起,扎西得到了社区保护基金的支持,对巴颜喀拉山一带特有的珍稀鸟类藏鹀进行研究和保护,并设立了民间的藏鹀保护小区。通过社区基金的网络,扎西有机会到省会西宁参加保护知识和方法的培训,通过“ 乡村之眼”拍摄的纪录片也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 云之南”记录影像展等交流活动。扎西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乡村保护带头人,受到启发,开阔了思路,继而在家乡组织了白马鸡保护、高原花卉调查、小学生观鸟等丰富的活动。2008 年底,“ 山水”主任-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博士和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来到扎西的家乡,帮助他详细分析了现有的藏鹀保护方法,提出诸多有益的建议,并邀请扎西参加2009 年7 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介绍自己的保护工作。截至2009 年7 月,山水已经支持了超过50 名象扎西桑俄这样的社区保护领导者。当地的“ 科学家”长期驻扎,可以做研究者做不到的细致工作。参与这些科学工作反过来又让乡村百姓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活的关系有了判断,更加自豪、自信地看待他们的发展。

阅读 121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