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地方林草要闻 > 正文 站内导航

库布其沙梦——探究防沙治沙之路

媒体: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王敬涛  等
专业号:关注森林资讯 2017/9/1 23:07:08

2017-7-24-3f6ca8585ebc4ce89e4bc5f8e0fa1ed9

                              绿色中国  王敬涛 摄影

2017-7-24-1bb976ebf0194854a6c320277e4417c1

               穿越库布齐沙漠的穿沙公路和已满地遍布的绿植。王敬涛 摄影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距北京正西侧直线距离800公里,也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十几年前这里的沙尘只要一夜就可以刮到北京。

20多年前这座沙漠的状况是“五个没有、两个很少,一大泛滥”——没有植被、没有出路、没有医疗、没有通讯、没有文化,牧民收入很少、沙漠降雨很少,沙尘暴泛滥。生活在这里的十几万老百姓常年饱受风沙之苦,沦为生态难民。

20多年来,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鄂尔多斯政府、企业、民众,探索出一个“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治沙机制和“生态工程、生态移民、科学技术、产业开发”治沙方式,绿化沙漠5153平方公里,控制荒漠化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大规模培育和发展了沙旱生态科技实业、沙漠天然健康、沙漠材料开发应用和沙漠再生能源等极具发展潜力的沙漠生态经济产业,带动10多万沙区农牧民走出沙漠,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让一座昔日“死亡之海”库布其沙漠变成了富裕文明的生态绿洲,走出了一条“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和沙漠生态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创新技术 恢复重建流动沙丘植被

在沙漠生态治理区内,几个农牧民正在两两协作。一个人用一米多长、流着强劲水流的细水管插进沙里,另一个人把一米多高的树苗插进冲出来的沙洞中。这样的种树方式叫做“水气法种植”。

“在2010年之前,库布其沙漠种树主要靠传统的铁锹挖坑种树。由于缺水,苗木的成活率通常不到20%。”亿利资源生态工程师迈拉苏说,“从2010年大面积推广水气法种植之后,苗木的成活率在逐渐上升,目前基本稳定在85%,而且十几秒就能用水冲出一个种树的坑,种树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别看这个技术看似简单,这都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解决了沙漠种树的难题。”

这一技术针对在高大流动沙丘上风蚀沙埋严重、造林困难、成活率低等难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及数据处理分析,提出了库布其沙漠西部高大流动沙丘植被快速建植最佳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流动沙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造林质量。

这项研究成果提出“多、快、好、省”的现代防沙治沙新思路,可广泛应用于流动沙丘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工作。探索一种实用的、低成本的流动沙丘快速植被建植技术,加快沙漠化治理速度,是广大防沙治沙科技人员的夙愿。这项技术成果弥补了国内低成本、高效率治沙的科研空白。

这项技术有效推进了沙漠地区大规模造林工程建设,在库布其沙漠西部、科尔沁沙地累计推广面积达132.3万亩。

库布其实践引领绿色中国梦

经过治理的库布其沙漠,生态状况明显改善,1.86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上已有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剩余荒漠化面积已被有效控制。

“治理过程中实践出的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生态、产业、民生’共赢模式,被称为‘库布其模式’。”亿利资源集团品牌负责人贺鹏飞介绍说,其从“输血”到“造血”的机制,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林业和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沙尘天气减少95%,生物种类增长近10倍,年降雨量由治理前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多毫米,沙丘高度整体下降了50%。而由于沙漠中药、生物肥料、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不断壮大,10多万沙区群众从中获益。

自两年前“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启动以来,库布其模式快步走出内蒙古,成功走向全国。

2014年,库布其模式进入河北坝上地区,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和产业化项目,实施规模达3000平方公里。迈拉苏告诉记者;“亿利资源集团建设了京津冀地区本土化耐寒、耐旱、耐盐碱大型种质资源基地,种子数量达到1000种以上;实施100万亩柠条种植工程,配套建设100万吨柠条有机饲料项目;实施10万亩‘林、草、药材’退化林改造工程;实施冬奥会生态绿化工程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与此同时,库布其模式进入新疆南疆地区,实施沙漠生态修复示范项目。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行示范、逐步放大”的发展思路,亿利资源建设了新疆与西域地区本土化和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林、草、药材”大型种质资源基地;在阿拉尔地区规划1000平方公里的“林、草、药材”复合生态经济示范区,复合种植具有节水性、生态性和经济性的沙旱生植物。

库布其模式正在走向全国,新疆南疆、河北坝上、青海等地都在起步引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中国科学院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涛曾经评价说,政府出政策,企业在政策资金配套下全方位治理,取得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扶贫、教育、环境、旅游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对于这种治沙模式要认真研究推广。

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三北防护林、国家退化林改造、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沙漠治理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在通往绿色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绿色中国梦渐趋渐近。过去五年来,我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实现了沙化面积和沙化程度的“双减少”,极大地改善了生态和民生,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为期十年、总投资近878亿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开始实施,并将范围扩展至6个省市地区。同年启动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由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亿元,在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的53个县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工作。

一场治沙的国际行动

荒漠化是历史性和全球性生态问题,直接威胁一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严重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防治荒漠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007年,为了搭建一个荒漠化防治和沙漠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交流、技术转化、成果展示和项目合作的高端平台,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商联、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九部委会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创办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论坛每两年召开一届,至今已先后召开了四届,充分展示了中国荒漠化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并已成为全球唯一的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性论坛。

今年7月27日至29日,主题为“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召开。此次论坛以联合国2015后发展目标实施合作以及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围绕“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合作:共建、共赢、共享”等主题,深入探讨了科技进步与机制体制创新,发展沙漠生态经济,实现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问题。此外,此次论坛还通过了《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和合作框架》和《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计划》两个文件。

论坛支持成立“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的倡议,以便联合全球有志于生态修复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和青年才俊结成广泛联盟,创造性地发挥民间的力量,以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营模式),通过众筹推动全球尤其是沙漠地区生态系统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为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高高的沙丘上,极目四望,曾经的无人区已经勃发出生机,目光所及之处已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一代代的治沙人在通往绿色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记者 王敬涛 通讯员 华正新 李溪楠 李丹 马玉峰)

阅读 28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