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云南 > 正文 站内导航

春回大地 茶飘香,古林箐乡首批春茶开采

媒体:马关潮  作者:内详
专业号:马关县林草局 2024/3/28 17:06:45

人勤春早,茶香四溢

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茶树抽出了新芽

万绿丛中点点倩影

入春以来

马关县古林箐乡茶农、茶企纷纷抢抓关键期

加入“明前茶”的生产加工之中

抓生产、提品质、抢上市

力促茶产业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在马关县古林箐乡卡上村,古野茶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们手提采茶袋,结伴开始上山采茶。漫山遍野的古茶树林里,叶嫩肥厚、青绿发亮的高山“有机茶”长势喜人。采茶工人们挎着背篓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刚冒出的一片片新芽,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REC

古林箐乡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让这块绿色宝地上的古树茶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灌木型野生茶。在平均海拔1600米的古林箐乡原始森林中,孕育着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动植物,在3000多亩的土地上,分布着19000多棵灌木型野生古茶树林。古茶树分布在茶马古道两边,树龄几百至上千年,是珍稀的古茶树资源。为有效保护古林箐乡古茶园,201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古林箐乡瓢厂村成立了古林箐古茶树(园)研发中心,重点对古树茶价值进行研究和开发,实现古树茶园保护、产品开发、市场销售一体化发展。同时,卡上村坚持“依靠群众、带动群众”的理念,成立古(野)茶专业合作社,让群众与合作社共建共享共赢,把埋藏在大山深处的古老茶树,打造成小负盛名的“白金茶”,闯出一条茶叶致富之路。

工人们将茶叶采摘运回合作社,为茶杀青、揉捻、烘干……一边是锅里传来的阵阵热浪,一边是手上绵延不绝的高温,不一会儿,炒茶师傅们就冒出了细汗。“手工炒茶既有观赏性,也更能传承古老的茶文化,因此,相比机器制茶,他们更喜欢手工炒茶。”师傅们说。约20分钟左右,茶叶经炒制之后,水汽得到进一步挥发,被工人师傅们晾晒在三米左右直径的大簸箕里。后续,还要经过揉捻、晾晒等多个过程,才能包装上市。

除了采收自家的古树茶之外,古林箐乡古野茶合作社也面向乡亲邻里回收新鲜茶叶,为村里创造了价值,提供了方便。家住古林箐乡卡上村委会的胡榜英,守护着自家的十余亩茶林,每年采茶卖给合作社也能赚取上万元补贴家用。“合作社在这里很方便我们了,每年基本都有17000元左右的收入用来补贴家用,我也会将茶树管理好,争取收入一次比一次多。”胡榜英说。

春回大地,古树茶林满飘香,作为今年的首批春茶,合作社将持续抢抓先机,在主动做好产销对接的同时,大力推动古树茶走出去,为群众增收创收、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马关县古林箐乡古野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何丽局

我们合作社从每年的二月底开始收茶叶,一直收到清明节。制茶的过程比较繁琐,包括萎凋、杀青、揉捻、晾晒等多个过程。我们每年能收60多吨左右的茶叶,总体带动200万左右的经济价值。

 

据悉,古林箐乡有古茶树19000余株,分布在古林箐乡通向越南的40公里茶马古道两侧,树龄几百至上千年不等。预计今年采鲜茶40吨左右,涉及该乡瓢厂、卡上、老里寨、肖家河沟、中寨、坡头上、岩上7个村小组,可为200余户茶农带来300余万元收入。

如今

一片绿叶带富一方百姓

用好春茶经济

早已成为一方百姓

追求美好生活的“致富经”

记者:黄世伶

编辑:廖珊珊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

阅读 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