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学做先进报送平台 > 先进个人事迹 > 正文 站内导航

洪晓春:三十一年瓦上行

媒体:原创  作者:江伟民
专业号:关注森林资讯 2022/7/8 11:27:45

洪晓春:三十一年瓦上行

作者:江伟民

 

19人。15人。7人。4人……

数字一直在减少着。歙县杞梓里镇英坑村供销社负责人老黄头,在一本发黄的记事本上,再次勾掉三个人的名字后,那个叫瓦上的管护站,职工人数还剩下最后4人。

水竹坑林场场长吴金榜郑重地说,“老黄头,每人每月3斤煤油,短一两都不行!你可得按时供应哦。”老黄头无奈地摇摇头,“你这么一大笔生意,我敢不做吗?少不了的,放心吧。”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点煤油灯?”不知是谁,从供销社门口经过,听到了里面的对话,嘟哝了一句。

是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歙县各乡村普遍通上了照明电,用上了电灯。而地处海拔千米之上的瓦上管护站,还处在“走路靠脚、运货靠挑、照明靠油”的原始年月。供销社采购的煤油,只为供应瓦上管护站,其他的地方用不上。即便这样的生意再亏本,却耐不住吴场长隔三岔五地盯梢唠叨。

那个时候,瓦上管护站隶属于水竹坑林场。

“我的这些同事不容易,作为他们的场长,我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吴金榜说。

瓦上管护站的四人名单中,就有洪晓春、黄淑萍夫妇的名字。1991年,夫妇俩入职瓦上管护站以来,31年过去了,他们从未离开过……

1991年8月1日。洪晓春说,他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从这一天开始,他和妻子双双成了瓦上管护站的护林员。一大早,洪晓春就开始准备着进山的生活用品。一头是铺盖衣物,一头是锅碗瓢盆。从杞梓里镇西村的家里,带着八个月身孕的妻子,坐着拖拉机,一路颠簸着来到英坑,在供销社领到了夫妇俩入职后头个月的照明用油——6斤煤油,用壶装了挂在扁担头上。

洪晓春挑着担,搀着妻子,开始登山。

对于20出头的洪晓春来说,不足百来斤的担子不算重,却架不住长时间的步步登高。逼仄的羊肠小道,一脚踩上去脚底比路面还宽。人在山林中穿梭,一不小心就会被路旁叫不名来的小刺小草割破皮肤。加上还要随时照应着即将临盆的妻子。

那是一次艰难的远足。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经历有过一次就足够了。而对于洪晓春来说,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重复着这样的远行,并最终爱上这一工作状态,再也不舍得离开。

5公里的山道,夫妇俩走走停停,足足走了3个小时。

妻子一到管护站就瘫坐在石条上,喘着粗气,再也不愿挪动分毫。

挺着个大肚子爬山,太累了。

洪晓春有些心疼。他不是疼自己磨破的脚板,磨红的双肩。他在疼自己的妻子。那个时候,产妇大都要到临盆前两三天才请假,毕竟产假时间短,舍不得随意使用。多少年过去,说起这段经历,洪晓春说,站里应该要派个人接一下,第一次去,路都走错好几次。

而在当时,洪晓春说这番话的时候,同事们笑了,“这才哪跟哪儿呀,这次苦吃得下来,才能证明你有资格在‘瓦上’行走”。

同事们的话或许是对的。接下来的日子,洪晓春用自己的行动,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三十一年瓦上行”的壮举。

洪晓春真正工作是从8月2日开始的。那一天,他穿上工装,一身包裹得体,挎上水壶、带上干粮、后腰别上一把柴刀,在同事老刘的带领下,从管护站出发,前往一个叫唛坞的地方。一路上,两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行进缓慢。尽管路不好走,毕竟是老刘的巡山路线——硬是从一道道山脊上踩出了依稀可见的路影。

老刘说,下个月就病退了,你来了,总算把班给接上了,他也就可以真正地休息了。

如果不是因为胃溃疡并大出血,老刘还要再干三年。

一路上,老刘指着两边的草草木木,告诉刚来的小伙子,这叫什么树,那叫什么草。似乎一座孤寂的山林,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洪晓春却从中感受到了老刘心中的那份不舍。

洪晓春还没有问出口,老同事就像猜到了他想说什么一样,说,现在你不觉得,要是能在这里待个十几年、几十年的,你就懂了。老同事随后又说,可惜哟,真正懂得的又有几个哩。

洪晓春后来才知道,老同事口中“真正懂得的又有几个”这句话的含义。洪晓春夫妇俩进驻瓦上之时,是瓦上管护站最为“兵强马壮”之时,却在短短的三五年里,站里的“兵”开始逐步锐减,九十年代末期,只剩下区区4个人。

留不住人哦。

在这样一个没有公路,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同事们有的走关系调出了大山,有的干脆辞职不干了。自然,他们无法去真正理解一个老林业人的情怀——那是根植在内心深处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从管护站到唛坞就用了半天时间,两人简单地吃了点干粮,从后山的防火道回转站里。走一圈,20公里,要大半天。

老刘说,这条线路他走了20年,不知道你能走几年。一时间,洪晓春如同热血冲头般脱口而出:我会走上一辈子。

人的一生中会遇上许多老师。洪晓春上班第一天,就遇到了步入职场的第一位老师,一个因长期坚守而累坏了身子骨的同事。他的经历,他的执著,他的坚守,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洪晓春。

三天后,老同事离开了瓦上。他要去大城市治病。那一天,洪晓春如同丢了魂一样。他没有去送行,而是一早就扎进了山中,躲在下山必经之道的深林里,看着老刘的身影逐渐远去……洪晓春在心中默默地说:老刘您放心吧,我会用我的一生,守护好这片山林……

1991年9月8日,白露。

洪晓春说,这也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女儿出生了,而他却错失了女儿的第一声啼哭。

女儿出生的时候,洪晓春正爬在树上打山核桃。那是瓦上林场的山核桃林,而白露正是开竿的头一天。尽管妻子已经住进了医院,却不知道具体产期。到了下午,洪晓春才收到准信。在那个没有电话如同“失联”的年月,把信息送进大山,就得有人专门跑上一趟。洪晓春把树上的果子打干净,装袋扛回管护站,才三脚并做两脚往山下赶……

陪了妻子一个晚上后,洪晓春准备回单位。岳母憋了一肚子火。妻子说,妈,你别怪他,站里事多。

洪晓春为女儿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洪玲。

多少年之后,洪晓春在说起女儿时,总是一脸微笑外带深深愧疚。女儿5个半月就断了母乳,因为妈妈要上班了,把孩子托付给了岳母;女儿上小学的时候都是岳母负责接送,13岁离开家乡到齐武中学读初中,随后进城读高中,女儿就只能靠自己了。和那些租了房子有家长陪护的“小公主”们相较,女儿显得落寞。但她十分懂事,从不去计较更不去攀比。

女儿刚学会走路时,不慎摔断了手。洪晓春赶到医院时,女儿哭喊道:爸爸,手好痛……看到了女儿打满石膏的手臂时,洪晓春的眼泪夺眶而出。

洪晓春说,女儿很争气,高中毕业就考进了中山大学,学习法医专业,后来又在母校读研,现在就职于江西一家司法鉴定中心。

女儿在县城读书的时候,洪晓春夫妇还能十天半月的进城来看上一眼,到广州上学的日子,夫妇俩一次都没有去过,联系他们的只有管护站前那缕飘忽不定的移动信号。

瓦上管护站前,有两株直插云霄的金钱松。金钱松下是一个泥土堆起的高台,这里是整个瓦上管护站唯一有一丝信号的地方。

傍晚时分,洪晓春夫妇俩就会来到高台上,拨出那个烂熟于心的电话。许多时候电话打不通。一旦接通了,也听不清声音,只能对着空旷的山野喊上两句:

玲呀,晚饭吃了没……

有时候没有回答,有时候会传来喊“爸、妈”的声音。听到女儿的声音,夫妇俩就会心中欢喜,晚上也能睡个好觉。

8年。2009年至2017年。2017年5月,女儿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瓦上林场终于安装了第一台程控电话。

8年时间,洪晓春大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与女儿通联。或揪心、苦闷,或喜悦、开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个曾经的粉嘟嘟的小不点儿,长成了一个标致的大姑娘。31年过去了,夫妇俩陪护女儿的时间加在一块,还不及岳母照顾孩子一个月的时间长。

不知道换了多少双鞋子了。鞋子叫解放鞋,便宜、耐磨又防滑。护林员的工作以巡山为主,废鞋,更废袜子。

黄淑萍下了一次山,割了点肉,买了食盐酱油,当然还有6斤煤油——1997年,洪晓春在瓦上工作的第7个年头,管护站通上了照明电,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另外就是2双解放鞋,夫妇俩各一双。

洪晓春把晾在阳台上的一双旧鞋拿进来递给妻子说,找块布缝缝,还能再穿个三五回。

黄淑萍说,都补三次了。后面的话她没说。她知道丈夫节俭。工资不高,还要供家里的老人,供女儿读书,一个钱掰成两爿花。夫妇俩在山上开了块地,一年四季的蔬菜都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四季中,有茄子、辣椒,也有萝卜、青菜……大山不会亏待那些勤劳的手,各式各样的庄稼花随着两轮穿梭的日月,记录着流逝的时光。

瓦上管护站所在地海拔达1000米,整个站区平均海拔860米。这样的海拔高度,或许就是“瓦上”地名的由来了。他们没有说自己在山脊上走,他们只是走在了屋顶的“瓦上”,要时刻面对毒虫和荆棘。一双脚就得有个更好地保护。若是暴露出了脚部皮肤,容易遭受毒虫的攻击。

第二天一早,黄淑萍硬生生地把新鞋子套在了丈夫的脚上……夫妇俩一个组,走的还是唛坞那条线。什么时候换袜子,什么时候换鞋子,做妻子的心里清楚。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三月,管护站多了一项植树任务,也就越发繁忙了。自然巡护的工作是不容落下的。洪晓春的巡山工具多了一把锄头,多了一捆树苗。一路上看见稀疏的地方,就植上一株。他负责挖坑,妻子分苗填土……30多年来,洪晓春和管护站同事一道,栽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秋达万株以上;其他的松木、杉木、红枫、银杏等两万余株;改造退化林1000亩;发展山核桃林600余亩;栽种香榧树120亩、油茶树60亩、黄精100亩……

看着亲手栽种的新苗在下一个春天欢欣吐绿时,洪晓春的心中就会油然升腾出一分亲切和自豪。它们就像自己的孩子,陪着它们成长,就是一种快乐。

巡山的任务会在一些雨雪天里暂停下来。洪晓春要去“走亲戚”。第一次上门的“亲戚”,都要准备礼物,一点水果、或者烟酒。礼不用好也无须多,“亲戚”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和友谊。

洪晓春入职之初,一个山场时常有盗挖盗捕的现象发生。挖的是山上的名贵树苗,还有百年映山红。盗捕的也是大山里的珍稀野生动物,诸如穿山甲、石鸡等。洪晓春脚头好,遇到后就追,还真“逮”到过周边村落的几个村民……

要想百姓知法懂法,除了加大法制宣传之外,更为关键的就是和他们交朋友,作“亲戚”。前几天还被洪晓春“逮”过的老郑头,打死都想不到他会提酒上门。那天晚上,两个男人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酒……老郑头是当地有名的猎户,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和洪晓春作了“亲戚”之后,不仅自己不再进山狩猎,连带着帮助劝阻了多起狩猎事件,直到2012年前后县里收缴掉猎枪为止。

“都是朋友了,亲戚了,有交情了,就不会做出让你为难的事情来了。”洪晓春不抽烟,平时难得喝酒,拜年的礼物被他拿来送给了管护站周边的“亲戚”。

护林员工作,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枯燥而单调。而在洪晓春心中,却是沉甸甸的责任。瓦上管护站管护面积多达7400多亩,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庄就有十几个,涉及三、四千人口。特别是春节、清明、冬至等节点,为了防止进山村民进山烧纸、放鞭炮,就得时时刻刻做好宣传和管护,其中的辛劳不经历的人又哪能体会其中之万一。

作为护林员,最需要的是坚守,要耐得住寂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如果一个人,在同一工作岗位上持续31年,那么即便是最平凡的工作,我们也能从他的身上找出那缕耀眼的光芒来。

洪晓春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在林业系统早已声名在外。2013年,上级领导就有意把他调到水竹杭林场场部工作,他拒绝了;2018年,林场改革后,瓦上管护站归属桂林国有林场管辖,洪晓春再次放弃了调入桂林林场总场工作的机会。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真的就有了感情。一草一木,一声鸟啼,一缕潺潺流水,一条永远走不完的山道……它们都会成为心中的不舍和牵挂。或许这个时候,洪晓春才真正懂得同事老刘在离开瓦上之前,所表露出的那种不舍。

柴刀、锄头、背篓,

水壶、干粮、草帽。

6个词,12个字,或许就成了洪晓春工作生活的全部。而千米高峰的大山,阴晴不定的天气,时常会把人淋得湿透。

2008年春节期间,雪落南方,足足一个多月,大雪不断,洪晓春和同事们被困在管护区内,寸步难行。平时储备的蔬菜干粮用完了,只能用盐和酱油汤泡饭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来月。那些日子,没有网络和信号,他们如同在皑皑白雪的大山之中失去了联络。正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一直坚持了下来。

2018年9月8日。或许这又是一个让洪晓春难以忘怀的日子。那一天,是女儿洪玲的生日,自然洪晓春又忙碌在一年一度的秋收之中。一天下来,竟然没有尿意。一开始以为是打山核桃出汗太多的缘故,也就没有注意。到了第二天,洪晓春依旧忙着收获,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等到10日到桂林林场开会的间隙,再抽空去县院检查时,已经发展到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了尿毒症……

拿到手上的报告单如同千斤之重。

洪晓春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将近一个月时间。那是一段十分磨人的日子。一个平时走惯了的人,一躺下来浑身都不舒服。洪晓春住院期间,恰逢森林防火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即便是躺在病床上,洪晓春的心也早已飞了回去。出院的第二天,洪晓春顾不上休养6个月的医嘱,回到了瓦上,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一条路,走过了无数次还在走;一棵树,看过了无数次还在看。眼前这片绿油油的山林,承载着一代代林业人的青春和芳华。31年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洪晓春穿坏的解放鞋就有300多双,瓦上管护站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有人为洪晓春做过统计,按一年300天,一天行程20公里计算,31年就是18万6千公里,足足绕地球4个半圈……

2019年10月,黄淑萍退休了。黄淑萍和洪晓春同年出生。黄淑萍退休的时候说,你还要再干十年,我就陪你十年。现在,妻子返聘进了管护站,依旧和洪晓春一道,巡逻着唛坞这一线路。其实妻子是有所担心的,担心自己离开之后,洪晓春烧不好饭菜,担心他一个人巡山出现危险,担心他会感到寂寞……

妻子的话,让洪晓春心头升腾起一股暖流。

洪晓春说,他亏欠着女儿,也亏欠妻子,亏欠自己的家人,而这一切都只能用自己的工作来弥补。长大了的小洪玲却反过来安慰自己的父母,支持父母的工作。看到女儿这么懂事,洪晓春十分欣慰,他更希望自己对工作的初心和坚持,能够感染并激励女儿更好地服务这个伟大的时代。

近年来,洪晓春相继获得“黄山市优秀护林员”“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第二届绿色生态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2022年光荣当选黄山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洪晓春说,他只是祖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护林员中的一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更没有做出特别的贡献……他只是脚踏实地兑现了曾经的诺言:用我一生执著,护你漫山葱茏。

 

阅读 932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