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媒体报道报送平台 > 中央媒体 > 正文 站内导航

人民日报客户端:赣州上犹:绿叶变“金叶” “茶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媒体:原创  作者:江西林科推广和宣教中心
专业号:江西林科推广和宣教中心 2022/3/31 14:47:21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602943/6479635

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茶叶基地,广东省韶关市游客李永强慕名而来,携家人一路走一路拍,“这里是中国名茶之乡,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我在电视上看到后一直心生向往,来到这后,发现这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抱着绿水青山,因茶致富,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迎来山乡巨变,“茶旅融合”也步入正轨。

产业升级,因茶致富步伐稳

“现在的茶叶特别好卖,‘上犹绿茶’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响了,订单供不应求,从过去的上门推介转变成了商户主动前来下单。”上犹县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有良高兴地说,“卖茶叶又‘卖风景’,过去一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小茶叶成了‘黄金叶’。”

从过去的荒茶山,到如今的产业园,园村村茶业经历了“凤凰涅槃”。

20世纪60年代,园村村依托村内有森林小火车站台的交通优势,家家户户开始种茶叶售卖到周边县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茶园最后汇成村内600多亩老茶园。90年代,沿海经济正在起飞,加上茶园管理不善,产量低下,茶农靠肩膀担下山散卖赚的钱比村民去北上广务工经商赚的钱少太多。

“看着父辈打造的茶园撂荒,太心疼。”陈有良经历过广州市场大潮洗礼后,毅然决定回乡盘活村里的老产业,主动请缨承包下老茶园,逐步引进良种分批改造。2002年,陈有良到城里创办了第一个茶叶经销点。随后,拿出多年的积蓄,加上6万元贷款,在园村村建起了大厂房,这也是全县第一个配备成套茶叶加工机械的厂房。2006年,正式注册了上犹县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有了企业带动,园村村的茶产业加速发展。犹江绿月茶业已成为带动本村村民乃至附近乡镇村民增收的产业龙头,在7个乡镇建立起29个茶叶生产基地,带动5800户农户从事茶叶种植管理和生产加工,年产量20吨,产值6000余万元,园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

这阵子雨水多,村民钟亮光上茶园的次数却不减。钟亮光在茶园务工,采茶、制茶、管理样样在行。钟亮光家里5口人,妻子有病在身,全家的收入就靠他一人。“以前为照顾家里,只能守着几亩薄田,在附近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在茶园找了活,钟亮光凭着踏实勤奋渐渐成长为制茶方面的行家,自家地里也改种了茶树。茶园效益逐年增,他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依托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园村村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形式,全村90%的农户都建立了大小不一的茶园,仅茶叶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

丰富业态,“茶旅融合”新起点

“如果没有开发这么多种类的经营业态,我们不会迎来这么多游客朋友。”看着游人满山,陈有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2015年,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开办了犹江绿月农庄,游客既可以在环境优美的茶园里体验茶叶采摘、加工生产过程,又可以吃到茶树下精心养育出的家禽和上犹本土特色美食,入宿在以茶香为主题的特色民宿里。此后,公司又新建了茶艺表演中心、茶园游步道和观景台,组建了客家茶艺表演队,不定期举办茶叶论坛、品茶会、名茶评比、茶艺表演、制茶大赛、寻找“茶仙子”等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茶乡旅游季”活动。

除采茶做茶品茶外,村内挥竿垂钓、采摘果蔬、体验农家生活、参与农事活动等体验形式也丰富了起来,恩嘉民宿、桂花园农庄、园村客栈以及茶乡客栈民宿约32家在园村村遍地开花。

“日渐兴起的旅游热,让村民们都吃上了‘旅游饭’,但茶产业是季节性的,依山就势,我们兄弟几人一合计又在村里开发起了漂流产业。”上犹县梅水乡大金山漂流负责人陈有淦介绍,他和兄弟陈有良等人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了大金山漂流景区,开发了七色彩虹隧道、藏龙洞飞瀑等特色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山沟里也能体验过山车的速度与激情,年接待9万人次的游客。

同时,园村村变废为宝,引进赣南亨通森林小火车公司建设运营,实施了梅水新建至窑下铁路沿线轨道整修及环境整治,对森林小火车园村村站进行了提升改造,定制了2列质量好、性能高、造型独特的新型旅游观光小火车。这条铁路目前是我国南方林区唯一一条保存完整、铁路设施齐全的森林铁路,被誉为世界上蒸汽机火车中的“瑰宝”、世界森林小火车中的“珍品”、“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活化石”。

如今,经开发后的森林小火车,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坐在小火车上,游客既可以感受古老火车的异样风情,还可以欣赏沿途茶园迤逦的风景。

村民陈可树欣喜地表示,现在在园村村火车站旧址摆摊卖茶叶,收入比小火车开通前翻了两三倍。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村里拓宽了车道,购置了游览车,还新修了停车场和厕所。”2021年当选上园村村支部书记、主任的陈有良介绍,“我们还制定了村规民约,让相关从业村民诚实经营,一同把上犹绿茶的牌子擦得更亮!”

青年回乡,强了茶业兴了山村

十年前,“90后”黄宗伟大学毕业后,就带着满腔的家乡情,回到园村村进入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工作。

上大学时,黄宗伟就把家人炒制的茶叶搬到网上卖,微信朋友圈满是自家门口的茶山风光。毕业后,回乡发展的念头一直在脑海徘徊。

“家乡天天有新变化,不用出门闯事业,在家也能一展拳脚。”黄宗伟对技术精益求精,十年的专注与磨砺让他成长为茶叶产业中的一名能工巧匠,他研制的犹江绿月剑绿茶在第三届中国茶业博览会茶叶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很多新技术、新事物我们老一辈玩不转。”陈有良说,“鼓励年轻人回乡,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也是为村子埋下希望的种子。”

另一位“90后”陈开敏刚毕业就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先后创办了上犹县犹江绿月农庄、上犹绿茶制作工坊、赣州恩嘉民宿有限公司,延续发展祖祖辈辈的茶旅事业,但又追寻不同于父辈的梦想。

年轻人的回归,为村子带来活力。与父辈专注于扩大茶叶销量、发展茶园观光思路有所不同的是,陈开敏还把目光投在网络上。

他在村里开设茶叶网上商店,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销售园村村茶叶。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让他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赖。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2016年,陈开敏又推出了“上犹绿茶+互联网私人订制”模式,针对高端的企业订制客户,建成了“可视化”茶园系统,将茶叶的种植,管理,施肥、采摘、加工、包装等一系列过程都监控拍摄下来,并与手机终端连接,客户只要用手机扫一下服务企业的二维码,就能随时看到所购茶叶生产的整个流程,这也成为园村村“茶旅融合”的一个载体。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小小园村村是个大舞台,我们老一辈搭好戏台,让他们好好唱一唱!”陈有良说。

阅读 985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