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林草生态博览 > 湿地生态系统 > 正文 站内导航

油衫——国家储备林树种

媒体:安徽湿地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玫瑰留香 2018/11/3 12:12:20

摘要:本文研究了安徽湖泊、河流、沼泽、库塘、采煤塌陷等类型湿地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分析了安徽湿地近30年来在类型、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利用方式、威胁因子、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演变趋势,并提出尊重湿地自然演变规律、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安徽;湿地;形成;演变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Wetland in Anhui Province

Zhou Xiaochun

(Anhui Provincial Wetland Conservation Center, 53 Wuwei Rd.

230001 Hefei,Anhui)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the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akes, rives, swamps, ponds, reservoirs and sunk coal-mines wetlands in Anhui Province, It analyses the evolution trend in types, areas, ecological services functions, biodiversities, utilization models, threat factors and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the past 30 years. It also proposes measures to respect the wetland natural evolution regulation, and to keep the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s health.

Key Words: Anhui Province, Wetland, Formation, Evolution

 

  湿地的英文单词是“wetland”,意思是潮湿的土壤,也即是有水的地方即形成湿地。而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地势低平,容易汇集地表水和降水较为丰沛地区易形成湿地。湿地形成主要受自然和人为两大类因素影响。天然湿地形成是自然界的力量,经由漫长的地理变化过程,造就许多特殊的地理景观,并形成不同的积水现象,由此孕育出多种天然湿地类型。安徽在大陆构造上,处于淮阳古陆与江南古陆之间,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南部成陆最早,以这两个地区的古陆为基础,向周围不断扩展,约经历10~18亿年的漫长时间和多次海陆变迁,发展成为现在的地貌景观,并形成多种多样的天然湿地。而人工湿地形成时间较短,主要是由人为力量形成。

  安徽湿地具有类型众多、形成方式多样等特点。全省湿地总面积104.18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7.47%。其中,自然湿地面积71.36万公顷,包括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泊、沼泽湿地等;人工湿地面积32.82 万公顷,包括库塘、塌陷湿地、运河/输水河和水产养殖场湿地等。此外,安徽还有大面积的水稻田湿地。全国七大水系中的长江、淮河穿境而过,新安江源于皖南,水量充沛,由此延生出许多支流和湖泊湿地。其中,天然湖泊、天然河流伴随着安徽地质地貌的变迁而形成,历史悠久。但有些湿地或因黄河南泛、或因河流改道、或因人工蓄水、或因采煤塌陷形成,时间较短。

    1安徽湿地的形成方式

    1.1河流湿地形成

    按其形成方式不同,划分为天然河流和人工河流。

    1.1.1天然河流湿地形成

    安徽天然河流包括长江、淮河、新安江干流及其延生的支流。

    1.1.1.1长江河流湿地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湖北省黄梅县进入安徽,流经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市,在和县乌江口进入江苏省。在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在距今3000~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显著抬升,古地中海消失,长江流域普遍间歇上升,金沙江两岸高山突起,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出现了许多深邃险峻的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归并顺折向东流。到了距今3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上游进一步抬高,长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带下沉为平原。从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长江溯源浸蚀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东西古长江贯通一气,江水浩浩荡荡,注人东海,形成今日之长江。

    1.1.1.2 淮河河流湿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阜阳、六安、淮南、蚌埠四市,经洪泽湖由三江营入长江,为我国东部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

    1.1.1.3 新安江河流湿地

  新安江为钱塘江上游,其来源于两大支流,北支为横江,源于黟县五溪山主峰白顶山;南支称率水,为新安江正源,发源于休宁县的六股尖。两支在屯溪区黎阳汇合后,注入新安江,经歙县流入浙江省新安江水库。

    1.1.1.4洪泛平原湿地

  洪泛平原湿地是由在丰水季节由洪水泛滥的河滩、河心洲、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以及保持了常年或季节性被水浸润内陆三角洲所组成。

    1.1.1.5河流故道湿地

  河流故道湿地或因河流改道,或因河流截弯取直,或因人工河道开挖后废弃而成,旧河道多分布于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如颍泉区的泉水河、肥西的丰乐河、六安的老淠河等。

  历史上黄河流经安徽,后因南泛入淮,原先部分黄河河流废弃,形成黄河故道湿地。如萧县、砀山的黄河故道湿地。

    1.1.2人工河流湿地形成

  人工河流包括运河和输水河。运河和输水河为输水或水运而建造的人工河流湿地,包括圩沟和死(旧)河道、人工河道。圩沟主要分布于沿江两岸,周围以农田为主;人工河道主要是在治淮工程中建设的人工沟渠,如茨淮新河、新汴河、汲东干渠、淠河总干渠、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淠杭干渠、瓦东干渠等干渠,为我省较大的人工干渠,分布于六安市和淮北平原,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灌溉渠道。

    1.2湖泊湿地形成

   安徽湖泊包括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泊两大类。

    1.2.1天然湖泊形成

   安徽湖泊湿地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1)河道淤塞型,如沿淮湖泊就是由于黄河南徙入淮顶托,使淮河支流水系因泥沙淤塞不能排入干流壅水形成的湖泊,包括焦岗湖、沱湖、八里河、天井湖等;(2)河道摆动型,如沿江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等系长江干流河床的南迁摆动而形成;(3)地壳构造运动型,如巢湖、黄陂湖、竹丝湖等。

    这些湖泊已有几百万年的演变历史,有进、出水河流。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湖泊皆为河成湖。

    1.2.2 人工湖泊形成

  安徽人工湖泊包括采煤塌陷型和人工开挖型两类。

    1.2.2.1采煤塌陷型湖泊

  采煤塌陷型湖泊形成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安徽阜阳、淮北、淮南、亳州等地煤层埋藏较浅,倾角较小,可采煤层厚,地下采煤所形成的采空区造成地表大面积土地塌陷,塌陷区因地下水上升、聚集降雨和汇集地表水形成人工湖泊。采煤塌陷型湖泊分为三类:(1)已稳定的深水湿地,常年有水,积水面积大;(2)已稳定的浅水湿地,多为沼泽地,雨季内涝积水,旱季泛碱荒芜;(3)尚未稳定的塌陷湿地,这类湿地位于正在开采的煤层之上,地层尚不稳定,水域面积和水体深度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塌陷湖泊区别于天然湖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成时间短,最长不过数十年,湖底一般为农田和村庄,湖床平坦,一般无进、出水河流,滩涂少、淤泥薄、沉水植物较少。  

    1.2.2.2人工开挖型湖泊

   这类湖泊因城市化建设而形成,时间短,面积小,生物多样性贫乏。如合肥的天鹅湖、翡翠湖等。

1.3库塘湿地形成

  该类湿地是安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域类型。

 1.3.1 水库湿地

全省的水库基本上都是由河流截流而成。有山谷型如陈村水库和丘陵型如董铺水库等类型。六安市为安徽省大型水库的集中分布区,滁州市是全省水库分布最为集中的市。水库的水位取决于流入和流出的水量平衡,因都建有库闸,其水位皆由人为控制。

 1.3.2池塘湿地形成

池塘面积小,通常不足1公顷,数量甚多,广布于农田间和村前屋后,主要用于灌溉、养殖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源。池塘在平原地区多称为水塘,多为人工开挖而成,因灌溉、农村建房、采集砖坯后留下的凹坑积水而成;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称山塘,多为山谷截流而成。较之湖泊,池塘小而浅,常与沟渠相连,为人工湿地。

1.4 沼泽湿地形成

包括草本沼泽、灌丛、森林沼泽、藓类沼泽、草甸类型,其中草本沼泽为安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类型,但全省没有大面积成片分布的草本沼泽,其主要零星分布于湖泊湖滨低地、旧河床、山区洼地等处。其特点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并生长有湿地植物,底下有较厚的淤泥。煤矿塌陷区湖泊由于没有进出水河流,排水不良,也形成一些草本沼泽湿地。

草本沼泽、灌丛、森林沼泽、藓类沼泽、草甸湿地类型形成主要依据水位的高低。

1.5 水稻田湿地形成

水稻田湿地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水作熟化耕作土壤种植水稻而形成,安徽栽培水稻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沿淮河的两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而以长江干、支流沿岸地区最为集中。水稻田湿地可分为稳定水稻田和不稳定水稻田两类,由于现行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灵活,农民随时都可能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改变其耕作方式。可见,水稻田既是安徽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又是安徽最不稳定的湿地类型。

 2安徽湿地的演变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是生态系统的演替。生态系统演替是系统内部的发展过程与外加的物理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前者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内因演替,以后者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外因演替。自然状态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但人类对湿地的人干扰,如江湖隔绝、过度养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加速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并可能改变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轨迹。

2.1 湿地类型的演变

 2.1.1 河流湿地的演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周边小河流、小沟渠,不自觉作为垃圾的堆放场所,仍将退废、萎缩,甚至消失。

由于水利工程实施、兴建人工湖泊、采煤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天然河流可能断流、萎缩,甚至伦为河流“故道”。

安徽河流湿地总的演变趋势是:河流水系紊乱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天然河流数量减少、自然属性衰退,人工河流数量增加、功能单一化现象严重。

2.1.1 湖泊湿地的演变

围垦是安徽天然湖泊湿地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这主要发生于20世纪50~80年代,全省湖泊围垦面积达20万公顷,占全省原湖泊面积的36.4%,少数湖泊比例占原湖泊总面积的50%,许多湖泊如庐江的白湖、当涂的丹阳湖已荡然无存。

近年围垦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水土流失、湖床抬高、江湖隔绝现象仍然严重,沼泽化进行加速,甚至出现老年化现象,如陈瑶湖。

 受城市建设需要,人工湖泊将持续增多;采煤塌陷湖泊将大幅增加。

 总之,全省呈现天然湖泊数量稳定、调蓄能力下降,人工湖泊数量增多、景观异质性下降趋势。

 2.1.3 库塘湿地的演变

 2.1.3.1水库湿地

  历史上安徽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新中国成立后水库建设得到空前发展。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水库数量和面积将继续增加。

 2.1.3.2池塘湿地

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池塘治理缺少统一的生产组织,加上农村生活饮用水逐渐采用地下水,同时填塘造陆和作为垃圾堆放场所与建设用地,导致许多池塘淤积十分严重,容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近年来,湖岸、河岸虽连年加高,但旱涝灾害仍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池塘的大量萎缩和消失。20世纪80年代,安徽面积达0.2公顷以上的池塘有24万多口。江淮丘陵之间更是池塘密布,其容积相当于巢湖的三分之二。如巢湖流域原有15万个小池塘,总面积2.7万公顷,总蓄积量达5.65亿立方米,相当于整个巢湖的三分之一。但现在退废、消失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国务院《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颁布和《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实施,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需求,池塘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峰。

2.1.4 沼泽湿地的演变

沼泽湿地因干旱、水源断绝,或人为活动开沟排水等,改变了沼泽生境,湿生植被可能逐渐为中生植物所取代,成为草甸。泥炭藓湿地由于泥炭层的不断积累,地下水位变低,中生植物侵入,渐渐发展成为草甸或草地,甚至被乔灌木取代。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建造宾馆蓄水池供游人用水,改变了原水系的流向和沼泽水位。如黄山风景区曾有几处泥炭藓湿地,但随着旅游的开发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已难见其踪迹。

沼泽湿地演变趋势是:湖滨、河滨沼泽仍有被开垦和填埋的危险,山地沼泽将进一步减少,或由藓类沼泽向乔灌沼泽演变,甚至消失。

2.1.4 水稻田湿地演变

  由于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加之现代食用需求多元化和退田还湖工程实施,水稻田已由传统种植水稻向养殖业、现代种植业、生态旅游业转变,包括种植莲、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以及发展观光农业等。总的趋势是:水稻田仍作为农用地,但其功能多样化,动态变化特征明显,传统水稻田湿地面积将会减少。

 2.2 湿地面积的演变

安徽湿地围垦主要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前,近年来,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采取退田还湖政策,湖泊围垦现象鲜有发生,湖泊面积保持基本稳定或稍有增加;而水库和塌陷湿地不断形成。

全省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呈现: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湿地总面积增大趋势。而安徽省第一次(2000年)和第二次湿地(2011年)资源调查也表明,全省面积达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增加9.56万公顷。

 2.3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演变

 2.3.1湿地调蓄能力减弱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海绵体,贪婪地吞食着雨水,体现出巨大的滞洪和抗旱功能。由于入湖河流的泥沙沉积和生物残体的堆积,洲滩不断扩大增高,湖床河床抬高,农村大量池塘消失,城市地表大面积固化,湿地调蓄能力下降,导致洪灾、旱灾频繁发生和城市内涝。

 2.3.3 湿地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江湖隔绝、修桥筑路,加剧湿地破碎化进程,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生物入侵、环境污染、植被退化、湿地生产力下降,导致湿地自净和修复能力不足,如巢湖为重富营养化,陈瑶湖已出现泥炭层。

2.3.1湿地部分功能丧失

  湿地作为重要水源地,提供水源是其重要功能。如巢湖十多年前可作合肥、巢湖两市的饮用水源,现由于污染严重,已丧失饮用水源功能,每年合肥不得不从皖西五大水库购水。

  少数湿地由于水位提升,导致滩涂消失,一些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和觅食地消失。

2.4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演变

2.4.1湿地植被的演替

  决定湿地植被演变的主要因素是生境改变、过度利用和水位变化。湖泊湿地如遇干旱或随着其沿岸草本湿地植被、挺水型水域植被残体的累积,加速腐殖质堆积,致使水体变浅,这样湖缘的草本湿地植被、挺水植被带向湖心推进,使得沉水植物分布的范围逐渐缩小,进而为浮水植物侵入,水体的继续沼泽化,水生植被逐渐被草本湿地植被所取代。如20世纪80年代调查资料表明,龙感湖以马来眼子菜群落占居优势,几乎遍布全湖,而现在只是零星小块状分布,从单株到1~5m2丛生分布,已被菱群落所取代。陈瑶湖以芡为优势种,武昌湖以茭白为优势种。入侵物种水花生疯狂生长和蔓延抑制土著种生长,特别是养蟹对沉水植物带来毁灭性破坏。湿地植被总的演变趋势是:总覆盖度下降,沉水植物锐减,浮水植物减少,挺水植物增多,植被单一化现象严重,水韭、莼菜、水蕨等珍稀物种分布范围和数量减小。

2.4.2湿地动物种群的演变

  东方白鹳、白头鹤、黑鹳、白鹤、灰鹤、白忱鹤、扬子鳄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或略有增长;中华秋沙鸭为近年发现的我省水鸟分布新记录,数量稳定。近几十年因过度渔猎、生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我省原有分布、现已绝迹的种类有海南鳽、黑头白鹮、朱鹮、丹顶鹤、白鱀豚,造成数量锐减,濒临灭绝的种类有大鲵、沼蛙、黄喉拟水龟、眼斑水龟、黄缘闭盒龟、金头闭壳龟、水獭等。

  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趋势是:生物入侵现象加剧,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下降,20世纪80年代之前农村房前屋后的泥鳅嬉水、鱼虾绕屋、蛙声如潮的场景不易重现。

 2.5 湿地利用方式的演变

  湖泊、水库、河流、库塘等湿地由主要利用其供水、防洪、灌溉、养殖、航运、发电等功能,向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美化、水生蔬菜种植、碳汇等功能方面拓展,湿地在衍生一些新功能的同时,一些传统功能逐步弱化,如养殖、航运等。

  利用演变趋势是: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重经济向重生态转型,水产养殖强度逐步下降,湿地周边社区对湿地的经济依赖性下降。

2.6湿地威胁因子的演变

  全省两次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已从围垦、非法猎捕和资源过度利用三大因子演变为环境污染、基建占用、过度养殖、外来物种入侵和生境破碎五大因子。湿地受主要威胁因子增加,影响频次和影响湿地面积均呈增加态势,可见,安徽湿地生态仍面临严重威胁。

 2.7 湿地保护措施的演变

  安徽湿地资源利用具有悠久历史,但湿地保护工作相对滞后,真正将湿地保护列入议事日程仅有约40年的时间。

  在就地保护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以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就地保护措施,注重单个保护地的保护;自21世纪初以来,安徽以建立湿地公园为主要就地保护措施,工程实施也由单个保护地向流域层面和全省层面推进。

  在尊重民意方面: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立与范围划定由政府行为向尊重社区意愿转变,采取听证、公示等形式,征询社区意见,推进和谐共建。

  在湿地补偿方面由社区无偿奉献到注重周边社区诉求,采取生态补偿,或租赁、流转农民土地等形式,补偿因水禽觅食造成农作物损失。

  在社会参与方面:从宣传教育、工程措施、资金投入、体制机制、行政执法等方面,由少数部门主导向推进湿地保护部门主流化转变,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湿地保护机制。

  在法制建设方面:湿地保护管理由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向依据国务院《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安徽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专业性法规转变,标志着湿地保护管理逐步走向更加专业化、法制化轨道。

 3 对策建议

3.1尊重湿地自然演变规律,减少人为干预

  严禁围垦和填埋湿地,严禁擅自截断湿地水源或改变湿地水位,杜绝河道截弯取直,减少湿地驳岸固化,慎重引入外来物种,严格湿地征占用管理,加强湿地利用监管,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严厉查处违法利用湿地的行为,对湿地进行勘界立标,坚决避免新的生态破坏,确保全省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退化、性质不改变,实现江、湖、河、库、塘、渠一体化,维护其自然吞吐规律,让水连起来。

 3.2 落实湿地生态空间,扩大洪灾易发区湿地面积

  在粮食亩产已大幅提高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严格落实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沿河沿湖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低凹地,将居民迁出集中安置,作为水生态空间,成为季节性的积水区和沼泽地带,这样不将水全部围在河坝、湖坝和塘坝内,让其自然释放,既可减少旱灾和洪灾的发生,也可发挥湿地净化功能。这些土地仍作为农用地,可种植水生蔬菜和花卉,也可养殖,让水拥有自己更广阔的家园。

 3.3 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和《安徽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16~2030年)》,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优先修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国际、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通过污染清理、土地整治、地形地貌修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连通、植被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农村池塘构建、拆除围网、生态移民、退田还湖、还耕还湿、退房还湿和湿地有害生物防治等手段,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增强湿地碳汇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让水美起来。

 3.4健全湿地管理体制机制,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贯彻落实国务院《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完善湿地保护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湿地资源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明确湿地修复责任主体,建立湿地水位调控机制,加大湿地保护投入,健全湿地监测评价制度,将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保护成效指标纳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湿地保护与利用行为,让湿地保护深入人心,让水得到人类更好的呵护。

主要参考文献

1.程中才. 中国湿地资源·安徽卷.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12

2.王苏民,窦鸿身等.中国湖泊志.科学出版社.1998.

3.周小春. 安徽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利用、保护现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1(3)

来源:安徽湿地网

作者:佚名

转载:玫瑰留香

声明:本个人账号旨在传播知识,无商业目的,如原作者不希望公益分享,请告知,我将立即撤下。

联系方式:505294583@qq.com 。

 

阅读 803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