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内蒙古 > 正文 站内导航

廷▪巴特尔:扎根草原的红色之子

媒体:原创  作者:内蒙古林业厅宣传办
专业号:内蒙古林业厅宣传办 2022/2/15 15:37:09

廷·巴特尔:扎根草原的红色之子

作者:郭利平

 

  本报记者 郭利平

  廷·巴特尔,蒙古族,1955年6月出生,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1974年,廷·巴特尔离开繁华都市,下乡来到偏远且交通闭塞的牧区,在草原上一待就是40多年。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等称号,被牧民誉为致富带头人。

  一心只为这片草原和人民

  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廷·巴特尔高中毕业后,走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插队到苍凉、偏远、闭塞的萨如拉图雅草原。

  人们普遍认为,作为开国将军的儿子,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肯定是廷·巴特尔,而事实恰恰相反。廷·巴特尔成了唯一扎根在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知青。

  廷·巴特尔的真心换来了草原人民的信任,组织上让他去经营乳品厂。一年下来,他愣是让濒临倒闭的乳品厂扭亏为盈,当年就营利5万多元。1981年秋,廷·巴特尔在高格斯台河畔与美丽的蒙古族姑娘额尔登其其格组建起幸福的家庭。

  在此期间,廷·巴特尔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老将军廷懋给儿子的礼物就是一本《党章》,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好好学,千万不能辜负党组织的信任。”

  1993年,已出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又一次面临考验,按政策规定可随父亲到北京工作和生活。但面对严重退化的草场、贫穷的牧民、已经围封的草原和他亲手绘制的蓝图,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他决心留下来。

  廷·巴特尔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装在心里,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容推卸的责任。”嘎查有83户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从一家到另一家,最远距离超过80公里。2001年,锡林郭勒草原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雪灾,廷·巴特尔牵挂着牧民,带领人们硬是用铁锹开出雪路,走访每一户牧民,把党的关怀送到牧民家里、牧民心中。

  围封禁牧让草原重获生机

  萨如拉图雅嘎查所在的阿巴嘎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北缘。20世纪80年代,由于牲畜过载、放牧过度,草原退化严重。

  1983年,政府实行草畜双承包,作为当时的嘎查长,廷·巴特尔承包了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草场。近6000亩草场,大部分被白沙覆盖。草场毗邻的高格斯台河两旁全是盐碱地。(下转4版)

(上接1版)走遍草场的每个角落,廷·巴特尔意识到,不能再无节制地放牧了,要让草原休息休息,必须尽快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地。

  草原不放牧,让牧民咋活?当时很少有人能接受他的观点。廷·巴特尔想,牧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理论和观点,是因为这种理论和观点还没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廷·巴特尔卖掉了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进行封育。第二年,他就打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两年后,曾经最差的草场,养出了最肥壮的牛羊。围栏轮牧也让廷·巴特尔家的草场停止了退化。

  2006年,廷·巴特尔又完善划区轮牧,把全部草牧场划分成9块,面积最大的一块为夏季草场,其余8块为冬春季草场、秋季草场、打草场、两块牛犊放牧场、备用草场、经济区以及生活区。草场因常年实行禁牧,产草量逐年增加,冬季饲草能够自给,经济效益翻番。

  2005年返青时节,他家牧草只有9厘米高,草场植被盖度也仅有15%。到了2009年,植被高度和盖度已分别达到16厘米和35%。

  廷·巴特尔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草场生态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牧民们亲眼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在他的引领和指导下,很快产生了以点带面的效应。

  “蹄腿理论”让畜牧良性发展

  20世纪末,牧民的牲畜饲养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增收的热情不减,羊越养越多,草场不堪重负。

  廷·巴特尔看到,草场植被虽然恢复了,但草畜平衡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了进一步恢复草原生态,他又开始琢磨着如何改变牧民的养殖结构。

  一天,廷·巴特尔看到正在吃草的牛羊,来了灵感。按照草畜平衡制度,每5只羊折算1头牛,养1头牛只有4个蹄子践踏草原,养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践踏草原;养1头牛的效益不会低于5只羊,但20只羊蹄子对草原的破坏力却远远大于4只牛蹄子。如果能减羊增牛,既保护了草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何乐而不为呢?

  “蹄腿理论”要付诸实施有不小的阻力。他不厌其烦地给牧民做工作,让大家了解减羊增牛的好处,并且再次率先示范,将自家饲养的1000多只羊全部卖掉,引进了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选育培养高产优质母牛,在少养精养下实现了生态恢复、增加收入。他家的牲畜虽然数量少,收入却比周边牧民高出几倍。

  大家了解到减羊增牛的好处,都抢着减少羊的数量,改养肉牛,牧业生产对草原的压力逐渐减小,草原也慢慢恢复了元气。在廷·巴特尔的带动下,萨如拉图雅嘎查绝大多数牧民都调整了牲畜结构和养殖模式,人均纯收入从40年前的4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两万元。

  这一做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很快在全旗和全盟进行推广。

  脱贫路上坚定带头人

  生态好转了,对于草原的未来,廷·巴特尔又有了更高的追求。如何让贫困的牧民尽快致富,除了养羊、养牛,还能干什么?

  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廷·巴特尔在家里建起了农牧民培训基地,自己成了讲师,把几十年在生产中摸索出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现代经营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嘎查的农牧民。人们将这个培训基地称为“廷·巴特尔大讲堂”。截至目前,“廷·巴特尔大讲堂”已累计培训农牧民两万多人次。

  2018年6月,尽管很多人不愿意,廷·巴特尔还是选择从嘎查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如今,已年过六旬的廷·巴特尔仍然闲不住,牧民谁家有事,招呼一下就来,大到修理机械,小到缝蒙古袍,就连给牲畜治病他也能干。

  一辈子做个牧民,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将军的孩子作出的选择。廷·巴特尔说:“人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名气、生活多好,主要是看能不能把群众当亲人,多为他们办一些好事实事。”廷·巴特尔就像一棵红柳,永远守护着这片草原。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2-02/15/content_3356246.htm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2-02/15/content_3356259.htm

阅读 91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