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地方林草要闻 > 正文 站内导航

“这辈子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

媒体: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张云龙 任会斌 于嘉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19/3/14 8:04:35

凌晨5点,广袤的毛乌素沙地还沉睡在茫茫夜色里,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就已经下了炕,生火,热饭,收拾工具,给车辆加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今年计划种3000亩樟子松和油松,还有文冠果和沙棘,大数是15万株吧。这边春天来得晚,过几天才能起苗、栽苗,准备工作得提前做好。”殷玉珍说。

过去30多年里,殷玉珍把6万多亩沙地变成了绿洲,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中央对内蒙古的生态定位,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让殷玉珍等造林大户倍感振奋。

1985年,20岁的殷玉珍嫁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一片不毛之地。

“当时我就想,这辈子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现在,到底是我把沙治住了吧!”说着,她嘿嘿笑了。

近几年,殷玉珍意识到要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起来。她和家人开始大规模地平茬灌木,更新和优化树种,在林间种植油松、樟子松等乔木和经济价值高的文冠果、沙棘、欧李等灌木,开始了从沙海播绿向沙里淘金转型。

如今,殷玉珍每年仅杂粮就收入二三十万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起的1000平方米的生态餐厅、50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当地的休闲观光点。

“党和政府给我们治沙人吃了定心丸,坚定了我们种树护林、发展绿色经济的信心。”她踌躇满志地说。

在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奈曼旗宝格吐嘎查,47岁的农民宝秀兰近期购树苗,找人手,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她计划种1000亩山杏。

“种树的季节到了,我给旗林业局的技术员打了电话,请他们来给指导。”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称号的宝秀兰,20年来植树30余万株,不仅把自家承包的2500亩荒沙变成了绿洲,还带领村民治理沙漠6万多亩,使嘎查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中央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伙的信心和动力更足了。”她说,今年打算把造林治沙的品种从黄柳、锦鸡儿换成山杏,实现“又有绿树在,又有果实卖”。

莫道春来早,更有早行人。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治沙模范图布巴图早已开始种梭梭。他的身边,一棵棵高矮大小不一的梭梭簇拥着随风摇曳,已经围成1000多亩的绿洲。“往年一到春天,几乎天天都刮黄沙,连门都出不去,现在风沙少了,这些梭梭立了大功。”他说。

图布巴图退休10多年来,拿出全部积蓄,战胜疾病和各种困难,与老伴在沙漠里植下这片绿洲。当地政府帮他打了井,拉上网围栏。在老人的带动下,牧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全旗七成以上有草场的牧民都参与造林。

“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要继续种下去”,66岁的图布巴图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植树节快到了,有很多不认识的人给我打来电话,要来帮忙植树。”

殷玉珍、宝秀兰、图布巴图……这些治沙造林大户,只是内蒙古生态建设大军的代表,在他们的身后,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正在稳步崛起。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的生态水平持续向好,目前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1%以上;草原生态明显改善,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记者 张云龙 任会斌 于嘉)

阅读 253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