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森林城市 > 创森动态 > 正文 站内导航

通化:通化县“堤前压柳”工程筑成生态防洪屏障

媒体:原创  作者:通化市创森办
专业号:通化市创森办 2018/9/20 8:54:44

今年汛期过后,通化县二密镇曙光村旁的大横道河依然淙淙流淌,河堤旁的那两排柳树郁郁葱葱,随风摇曳着。说起这两排柳树的作用,正在河边洗衣服的邢莲英大娘感慨地说:“这坝整上,再种上树,可解决老大事儿了。”   

早先,大横道河是曙光村村民的一块心病。“那时候一下大雨,村里就安排人早晚值班,广播一响,老百姓都往山上跑。”今年78岁,在曙光村住了一辈子的薛清起老汉回忆说,那些年,河边的耕地不止一次被洪水冲毁,造成庄稼绝收。从2013年起,通化县开始大规模实施“堤前压柳”工程,边修河堤边种柳树,为曙光村筑起了一道绿色堤防。5年过去了,曙光村的村民再也没有为汛期涨水而发愁。看着如今稳固的堤防,没有多少文化的薛老汉只是一个劲儿地感慨:“整得挺好,确实挺好。”河畔的那两排柳树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现在村民晚上都不跳广场舞了,全都搁这溜溜达达的,这旮空气多好,还有花儿,还有小鸟晚上归林子,叽叽喳喳地叫唤。”曙光村村干部闫成仁感慨道。   

所谓“堤前压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治水办法,即在堤防前脚的一定范围内通过埋干的方法栽植柳树,从而实现生物固岸。它成本低,见效快,作用大,时间越久,植物枝干越繁茂、根系越发达、防洪减灾能力越强,一次投资,长久受益。在通化县,“堤前压柳”工程于2011年在蝲蛄河流域的英额布镇和四棚乡最早铺开,此前一年,通化县刚刚遭受了一场洪灾,损失很大。   

2013年,通化县的“堤前压柳”工程初见成效。通化县委、县政府随即于当年10月召开“堤前压柳工作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压柳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各乡镇分别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开始大规模实施“堤前压柳”工程。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化县制定了《通化县堤前压柳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明确了补贴制度。县财政出资扶持这一工程,每延长米补贴10元,成活率85%以上的,每延长米再奖励5元。对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县政府在资金、政策和项目倾斜上给予相应奖励,县水利部门则制定下发了《通化县堤前压柳技术指导细则》和《通化县堤前压柳验收办法》。各相关部门分头行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踏查县内各条河流,结合各乡镇实际,划分压柳地段。在压柳期间,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确保压柳质量及成活率。 县水利局牵头配合县“两办”督查室、财政局、审计局、新农办、林业局联合组成考核验收小组,对压柳地段逐个验收,兑现补贴奖励。这一系列工作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该工程的有效实施。截至2017年底,通化县在自身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资1810.1万元,共完成“堤前压柳”1292.615公里。其中,作为水源源头的四棚乡从2011年至2017年共完成堤前压柳555.4公里。   

通化县境内除河岸线总长1333公里的10条较大河流外,还有近600条5公里以上的小流域河流。对小流域水土保持而言,“堤前压柳”不仅是一项成本低、见效快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这比单纯依赖浆砌石(使用胶结材料的块石砌体,类似护坡而垂直,常用于水利工程)防洪抗汛更有生态保护意义,后者除容易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外,还容易因春季反复化冻、上冻,使工程底部受损,进而造成垮塌。   在英额布水库附近的800亩红柳林人工湿地,记者走到河堤旁时,不时有受惊的青蛙跃入水中。英额布镇副镇长张文财说,如今这里不仅栖息着青蛙、鱼类,甚至还有灰鹤落户。5年来,英额布镇水库附近种植了包括柳树在内的各种树30余万棵,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蓄水防汛能力显著增强。   

在英额布镇山头村附近的山头河边,张文财指着河上的一座用水泥管和泥土铺成的简易桥说,这座桥在今年7月的一场洪水中被冲毁,但两岸的河堤毫发无损。记者在堤旁看到,成排的柳树与铁丝编织的石笼子共同构成堤防,堤后的玉米地虽然被洪水淹过,但基本没有倒伏现象。   

在实践中,通化县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针对河道凹岸及水流冲刷较为严重的堤段,完成插柳工作后,又在柳干前方设置了防冲设施,如石笼子护脚或浆砌石等,以保护柳干不被洪水冲走,为柳干争取生长的时间,早日形成防护能力;在河道凸岸段、顺直段及水流冲刷作用较小的堤段则直接插柳,然后种植草皮或其它植物,从而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8月下旬,通化县境内又一次遭遇暴雨,果松镇、石湖镇和东来乡的19个行政村受灾。提起这件事,通化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高松海十分惋惜:“那一带的‘堤前压柳’工程是2016年和2017年实施的,柳树根系还不发达,要是能长到4年,树根扎牢了,损失就会小得多。”从通化县水利部门的灾后调查结果来看,凡是“堤前压柳”实施到位的小流域河流均未发生洪涝灾害,这就从实践中证明了“堤前压柳”这项古老技术的现实意义。   

今年8月,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在通化县调研时对此作出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做法有助于促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源和水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如今,通过大规模的“堤前压柳”植物措施护岸工程建设,通化县小流域河道原有生态功能得以恢复,河床、岸坡侵蚀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成效显著,防洪功能整体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化县几届领导班子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实施的这项工程,正让当地人民逐步享受到生态治理的红利。(宋晓琳)

阅读 285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