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 河北:生态协同发展 候鸟见证生态红利
近年来,河北省在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进程中成果斐然,通过多方面举措,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为候鸟营造了优质的栖息环境,收获了丰厚的生态红利,带动了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湿地修复与保护成效显著
当前,河北省多地积极投身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其中,白洋淀堪称典范。
俯瞰白洋淀(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白洋淀景色如画(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据了解,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白洋淀水质已得到有效净化,清澈的湖水重新荡漾在华北大地。
白洋淀各种潜鸭群游弋(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白洋淀大鸨低飞(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截至2024年12月7日,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8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1种。
数只白鹭在水中嬉戏(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水中的斑嘴鸭(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彩鹮、青头潜鸭等多种珍稀鸟类,纷纷选择在白洋淀“安家落户”,它们在这片水域中悠然自得地栖息、繁衍。
白洋淀“青头潜鸭一家”(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赤嘴潜鸭在白洋淀游荡(央广网发 张学农 摄)
生态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河北多地凭借丰富的候鸟资源,成为远近闻名的候鸟栖息地和观鸟胜地,生态旅游蓬勃兴起,衡水湖便是其中之一。
衡水湖美丽湖景(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遥望衡水湖(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大批游客便会前往衡水湖,只为一睹万鸟翔集的壮丽景观。
夕阳西下衡水湖候鸟翔集(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蓝天下衡水湖侯鸟高飞(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珍稀鸟类凤头鸊鷉在衡水湖徜徉(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统计,仅观鸟旺季,衡水湖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就数以万计。游客的涌入,为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游客在衡水湖赏鸟观景(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衡水湖美丽景色(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衡水湖水波荡漾(央广网发 衡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珍稀鸟类频频现身,见证着河北生态之变,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一幅崭新的生态画卷正在河北徐徐铺展。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