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黄龙古柏
嵩明县黄龙山上林木葱茏,尤以山顶的两株柏树为甚。
据清光绪《续修嵩明州志·古迹》云:“黄龙山古柏在宗镜寺,周十围,相传为晋宋间物。”今据考证,这两棵柏树为晋时所种,人们遂喜称之为“晋柏”,算来迄今近两千年。
两树苍劲挺拔,繁茂碧翠,被誉为“千年老寿星”,见证了嵩明古城的历史文化。
清代陈庚明在《黄龙山双柏歌》中赞道:“黄龙南奔气势猛,城如飞链锁龙颈。森森两角老不缪,化作双柏矗峰顶。”早在1985年,两株晋柏被列为嵩明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两株晋柏相距六七米,树高约30米。树干粗壮,胸围分别为4.77米和5.80米,两三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将其围上一圈,平均冠幅分别为78.5米和68.5米。枝干蜷曲,宛如翘首虬龙。树叶纵横交错,犹如华盖,覆盖地面500余平方米。
庄严肃穆,森然可敬,颇有杜甫笔下“霜皮溜溜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气势。
两株晋柏相距六七米,树叶纵横交错,犹如华盖,覆盖地面500余平方米。
嵩明县城市管理局绿化管理科工作人员李富荣介绍,黄龙山山清水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建过寺庙,建过学校,县一中曾在此办学。
1981年至1987年,李富荣在这里度过了自己6年的初中、高中生涯。在他的记忆中,当时两株晋柏仅有一圈挡墙包围、保护。墙不高,景仰古柏的人们逢年过节都要到树下祭拜,或在树上拴上红布条以祈福,对土壤踩踏较严重。
学校的建筑也离之非常近,在晋柏的东南方向,不足10米的地方,就是学校的红砖教学楼。“北方也有建筑,离古柏约20米,对古柏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嵩明县林业和草原局古树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董春荣也毕业于嵩明县一中,在他的记忆中,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们上中学时,课余时间就到树下睡觉,与小伙伴手拉手围着树转圈。“学校的学生加之外来祭拜的人们,人为的影响,使晋柏的生长环境不是很好。”
李富荣介绍,2013年,县一中校址搬迁。2017年,政府在山上建了古柏公园。“当时挖除混凝土场地6000多平方米。清掉了古柏根部约1.3米深的土壤,再重新填上营养土。”还在两株晋柏周围种上了绿篱,禁止人们到其根部活动。
负责修复的云南叁木绿化有限公司对两株古柏实测后,发现其树皮完整,无缺损,但在树顶有一个不小的朝天洞。且树干有苔藓寄生,需要进行清腐工作。
使用picus3树干横断面空腐检测仪对树干进行空腐检测,发现0.7米处的受损率为56.23%,2米处的受损率为37.65%,但由于柏木本身木质硬度高,所以,目前树体自身的支撑稳固性较强。
该公司对两株古柏进行了病虫害防治及清腐防腐处理。使用铲刀、斧头、钢刷等对树洞内部所有腐烂和已变色的木质部进行清理,再使用角磨机等器械对洞体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再刷熟桐油,然后修复树顶朝天洞。
使用混合药液对其根系进行复壮,促根壮根,杀菌杀虫。
通过复壮,晋柏气势依然,继续见证着历史。
说到晋柏,就不得不说晋柏旁边的宗镜寺。相传宗镜寺是供奉当时嵩明彝族部落的首领夫妇灵位的地方—以祖宗的德行为镜,故命名为宗镜寺。它代表了嵩明最古老的以彝族为主流的少数民族文化。
徐霞客游黄龙山时,曾写道:“由中路再上,抵文庙后夹衢西入,与文庙前后并峙者,是为宗镜寺。寺建于唐天祐中,寺古而宏寂,踞蛇山之巅,今谓之黄龙山。”
遗憾的是,宗镜寺已消亡在历史的沉浮中。如今,只剩昔日门前的一对晋柏见证着嵩明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斗转星移,诉说着嵩明悠久的历史。
来源:法治与社会杂志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