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云南 > 正文 站内导航

南极有植物?!没错,有!而且一直都有!| 芳兰葳蕤

媒体:国家植物园  作者:内详
专业号:昆明市林草局 2024/5/7 17:11:12

https://mp.weixin.qq.com/s/U9aLFPLWncv6abaJWCiA8g

提到南极,大家想到的大概都是茫茫的白色冰盖、蓝色冰山、可爱的企鹅和慵懒的海豹。南极在大家印象里好像就是一块终年冰封的“不毛之地”,其实不然:南极还有绿色的植物,不仅有,而且自古以来一直都有!

图片

南极洲地图

(http://bzdt.ch.mnr.gov.cn/index.html)

时间追溯到1.9亿年前(早侏罗纪时期),南极洲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那时这里没有冰盖,大部分陆地上覆盖有茂盛的雨林,恐龙漫步其上(Smith & Pol, 2007)。直至约9000万年前(白垩纪中期),西南极地区仍生长着由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和桫椤属(Cyathea)等高大植物组成的繁茂的温带沼泽雨林,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可达12 ℃,夏季平均温度可能高达19 C°(Klages et al., 2020)。

图片

白垩纪中期西南极地区的植被景观

(Klages et al.,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48-5)

约4000万年前(始新世晚期),南极洲从冈瓦纳古陆(南美洲)脱离(Scher & Martin, 2006, Fraser et al., 2018),德雷克海峡开始形成。南极洲形成了一个完全被海洋环绕的独立大陆,也因此形成了相对封闭和孤立的陆地生态系统。

在始新世—渐新世全球气候转型背景下,叠加南极环流的影响,从3000万年(渐新世中期)开始,南极洲越来越强的冰川作用开始影响南极生物群。但直至2400万年左右(晚渐新世),南极洲维多利亚地盆地仍有假山毛榉属(Nothofagus)等矮灌木和苔藓组成的苔原植被,此时夏季月平均气温仍可达到约5 ℃(Prebble et al., 2006)。

横贯南极山脉地层中的化石证据表明,在1700—250万年(中新世—上新世)期间南极大陆仍有森林生长,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南极大陆上最后的森林的化石证据(Rees-Owen et al., 2018)。此后,南极洲内陆温度逐渐降低,大量植被开始消失,冰盖逐步扩张,南极洲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图片

南极冰盖

图片

雪后中国南极长城站

图片

长城站附近阿德利岛上的金图企鹅

南极洲有约2%的陆地不会被常年冰雪覆盖,每当夏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来临,这些区域冰雪消退,冻土融化,便是南极植物的生长季节。

例如,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所在的菲尔德斯半岛虽然仅有一种有花植物——南极发草(Deschampsia antarctica),但苔藓植物有近60种,地衣多达200余种。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唯一的开花植物——南极发草Deschampsia antarctica

有意思的是,南极发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南极“土著”,有研究表明南极发草是在约30万年前(中—晚更新世)由鸟类从南美洲传播至南极地区的(Fasanella et al., 2017)。也就是说南极洲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后,虽然被海洋分隔,但这里的植被生态系统却不是完全封闭的。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常见枝状地衣——簇花石萝Usnea aurantiacoatra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常见枝状地衣——南极石萝Usnea antarctica

图片

南极长城站附近企鹅岛上的南极石萝群落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常见藓——三洋藓Sanionia uncinata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常见藓——高山金发藓Polytrichum alpinum

南极洲菲尔德斯半岛现在的植被型主要为南极冻原、草甸和沼泽,已与远古时期截然不同。虽然这些植物都是呈小片、斑块化分布,但每到南极夏季,这里也能看到绿色地毯一般的植物群落。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典型植被景观——苔藓(三洋藓)南极冻原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典型植被景观——地衣(南极石萝)南极冻原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典型植被景观——南极发草草甸

图片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典型植被景观——藓类(主要为三洋藓)沼泽

南极作为全球升温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理想场所。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自201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科研人员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开展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持续研究,获得了大量一手科学数据,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图片

2024年2月,国家植物园(南园)科研人员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进行野外工作

今年适逢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他希望广大极地工作者以此为契机,继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曾多次参加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国家植物园(南园)副研究员李金锋表示:“我们将谨记总书记嘱托,为极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支撑,为我国极地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Fasanella M, Premoli AC, Urdampilleta JD et al. 2017. How did a grass reach Antarctica? The Patagonian connection of Deschampsia antarctica (Poaceae). 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 185, 511–524.

[2]Fraser CI, Morrison AK, Hogg AM et al. 2018. Antarctica’s ecological isolation will be broken by storm-driven dispersal and warming. Nature Climate Change, 8: 704–708.

[3]Klages JP , Salzmann U, Bickert T et al. 2020. Temperate rainforests near the South Pole during peak Cretaceous warmth. Nature, 580: 81–86.

[4]Prebble JG, Raine JI, Barrett PJ et al. 2006. Vegetation and climate from two Oligocene glacioeustatic sedimentary cycles (31 and 24 Ma) cored by the Cape Roberts Project, Victoria Land Basin, Antarctic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31: 41–57.

[5]Rees-Owen RL, Gill FL, Newton RJ et al. 2018. The last forests on Antarctica: Reconstructing flora and temperature from the Neogene Sirius Group,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Organic Geochemistry, 118: 4–14.

[6]Smith ND & Pol D. 2007. Anatomy of a basal sauropodomorph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Hanson Formation of Antarctic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2, 657.

[7]Scher HD & Martin, EE. 2006. Timing and climatic consequences of the opening of Drake Passage. Science, 312, 428–430.

图 | 李金锋 姚轶锋

阅读 154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